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悲怆交响》、《古典守卫者》新闻发布会

(2010-11-19 14:10:39)
标签:

音乐

勃拉姆斯

德国

柴科夫斯基

古典主义

文化

古典中的“悲怆”

 

    在19世纪浪漫主义交响乐盛行之际,一位天才的横空出世,一位古典交响的守卫者屹立欧洲大陆,这就是最后德国最后一位具有重要影响的古典作曲家——勃拉姆斯。1893年,柴可夫斯基完成了他自传性的悲剧作品——第六交响曲,这是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的典范,作品深沉的悲怆之美震撼着每一位欣赏者的心灵。古典交响的严谨清美和悲怆交响的动人心魄,让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推出了2010年系列交响音乐会的两场压轴演出:柴可夫斯基《悲怆交响》和勃拉姆斯《古典守卫者》将于11月20日和12月3日分别在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精彩呈现。

    悲怆交响曲(b小调第六交响曲)是柴科夫斯基的代表作。他自认为这部交响曲是他一生中最成功的作品,也是他最得意的杰作。本曲首演于同年的10月28日,人们称赞说,这是世界乐坛的杰作之一。不幸的是,六天之后,柴科夫斯基不幸染上霍乱,在痛苦与孤独中与世长辞。本曲终成为柴科夫斯基的绝笔、“天鹅之歌”。在酝酿这部作品时,他常常情不自禁地淌下了热泪。他告诉朋友说:“这是我作品之中最好的一首。”“那是无法形容的美丽。”“我已经将我的整个灵魂融入到作品中了。”这首交响曲正如标题所示,强烈地表现出“悲怆”的情绪,这一点也就构成本曲的特色。柴科夫斯基音乐的特征,如旋律的优美,形式的均衡,管弦乐法的精巧等优点,都在本曲中得到深刻的印证,因此本曲不仅是柴科夫斯基作品中最著名、最杰出的乐曲之一,也是古今交响曲中第一流的精品。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作于1878年。是柴科夫斯基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与贝多芬的D大调、门德尔松的e小调、勃拉姆斯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并称为世界四大小提琴协奏曲。这首乐曲的特色不但充分发挥了主奏小提琴绚烂的近代演奏技巧,展开了色彩丰富的管弦乐,造出了比以往的小提琴协奏曲更新鲜的韵味,而且用他含有俄国民谣的地方色彩,独特的充满哀愁的优美旋律,作成了格调新颖、独特的作品。中央芭蕾舞团音乐总监、首席指挥张艺将为本场音乐会执棒,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文薇将再度与中芭与团合作,倾情演出。

    勃拉姆斯(Brahms.Lohannes,1833-1897),被称为"新古典主义者",对传统形式的丰富区别于浪漫主义音乐的创新学派,其四首交响乐在结构和乐思的处理方面是对古典主义音乐的回归。作品极少采用标题,采用古典音乐的形式和浪漫音乐的内容,具有古典音乐与浪漫音乐的双重性。其创作执意献身于古典主义音乐,比同时代任何人都更接近贝多芬精神,是德国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最后一位。勃拉姆斯作有交响乐四首,各乐章结构及主题与古典主义音乐相似,而宽广、抒情的旋律、奇异幻想的叙事诗气质以及其在和声、管弦乐色彩方面的成功地运用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创作技巧,出色地解决了抒情性与古典主义音乐形式之间的矛盾。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具有浓厚的田园牧歌风味和匈牙利民歌情调,那种安详与厚重相得益彰的感觉,正是勃拉姆斯所独具的特色。在这部作品中,勃拉姆斯成功地将浪漫主义的激情与古典主义的严谨结合起来,并在曲式上有很多大胆创新。勃拉姆斯第二交响曲是一部温暖明亮,充满奥地利乡间风光的作品,创作于奥地利威尔达湖畔的一个风景秀丽的小镇,共四个乐章。乐曲表现了田园风情,温馨、清新。此曲具有一种非常女性化的柔美,也是勃拉姆斯四首交响曲里最容易接受并深深爱上的一首。本场音乐会的指挥是来自德国的著名指挥家舒马尔夫斯,这位与勃拉姆斯来自同一国度的音乐家,更能完美演绎那一曲古典与田园的浪漫乐章。更值得一提的是,被誉为“在国际上前途无量”青年小提琴家朱丹也应邀演出。

(2010年11月17日新闻稿)

撰稿:牛帅

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悲怆交响》、《古典守卫者》新闻发布会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

音乐总监、指挥:张艺和乐团团长:李对升在发布会现场


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悲怆交响》、《古典守卫者》新闻发布会
青年小提琴家与乐团排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