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线充电技术渐行渐近

(2012-04-19 16:03:31)
标签:

无线充电

docomo

it

两年前就听说了无线充电技术,一直将其当作科幻小说的内容,保持在“听说过”的状态,上个月去日本,忽然发现日本最大的运营商DOCOMO已经在贵宾室里提供免费试用。下面这几张照片是在贵宾室拍到。

http://s2/middle/473f818bgbe03a4c9b871&690

http://s9/middle/473f818bgbe03a6176008&690

http://s5/middle/473f818bgbe03a99c4da4&690

http://s2/middle/473f818bgbe03ac533d91&690


贵宾室里展示的方案是一种过渡方案,方案提供一个转换器,将转换器插在普通手机的充电口上,就可以对手机充电,据说将来可以将转换器直接集成到手机中,手机可以直接放到充电板上,就可以开始充电。

 

我将我的HTC手机接到转换器上,转换器发到充电板上,听到一阵机械噪音,手机就开始充电。效果不错。在充电板上明显的标注了Qi,这是一个国际标准化组织,专门负责制定无线充电标准。目前已经完成了低功率设备的无线充电标准化,功率限制在5W以内,据说已经启动了更高功率设备的无线充电标准化工作。

 

最近恶补了关于无线充电的关键技术,发现这还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问题。一个争议是关于工作原理,二是关于对人体和环境的安全。

 

一个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说得简单一点,就是一个变压器。在充电器上安装一个线圈,在手机上安装另外一个线圈。在一个线圈上通过交流电,另外一个线圈上就会感应到电压。对于常规变压器来说,两个线圈都是绕在同一个铁心上的,电磁场能量都集中在铁心里,泄漏很少。对无线充电器来说,就不能采用固定的铁心了,只能采用两个环形的线圈。当两个环形线圈正对且距离很近的时候,能量主要通过两个环形线圈的中心,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能量泄漏,从而减少对周围环境和人体的伤害。事实上,能量泄漏造成的安全问题是无线充电技术的最大障碍。在Qi标准化组织的网站上,提到转换效率只有70%左右,其余能量被泄漏到环境中。为了控制总泄漏量,只能控制总功率。这就是为什么无线充电技术只能用于低功率终端中。

 

为了控制泄漏功率,Qi采用了两个简单的技术。一是引入了简单的信令系统。在非工作状态下,可以关闭电源,在工作状态下,可以识别被充电设备,保证最佳适配。二是保证两个线圈处于正对状态,将能量集中在线圈内。这个可以采用机械装置移动发射线圈,这就是我听到机械噪声的来历。也可以安装多个线圈,根据手机的位置选择合适的线圈发射能量。

 

另外一个工作原理就是谐振。这是英特尔在最近的IDF会议上展示的。根据英特尔的介绍,这个设备可以集成在笔记本中,甚至直接集成在主板,手机放在计算机的旁边,不要求线圈正对。这个设想对我很合适,我的工作状态就是这样的。两个线圈工作频率相同就可以谐振,传递能量。但我不知道如何控制能量泄漏,解决安全问题。哪位大侠在英特尔工作,给我提供点资料。

 

从DOCOMO在东京本田机场贵宾室的展示来看,这个技术确实越来越近了。如果能解决安全问题,还是很实用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