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设备制造商的生存方式

(2009-07-17 08:12:15)
标签:

产业

设备制造商

运营商

it

刚刚看到一个新闻:
Sprint与爱立信签署有线和无线网络服务协议(
http://tech.sina.com.cn/t/2009-07-14/00043259431.shtml

 

大概意思是说Sprint将网络维护的工作移交给爱立信,其中包括相关员工,而自己集中于客户服务。

 

其实很多年以前就与业内的同事谈过设备制造商的生存方式问题。现在的设备制造商主要上午模式就是销售设备。为了能够不断地提高销售业绩,必须不停地推出新技术新产品。这样做的结果是产生“大量的技术过剩”。很多IT产品不是因为损坏而报废,而是因为技术更新而报废,大量设备在报废的时候还是完好的,造成大量的浪费。

 

运营商对不间断的网络升级也是非常不满。事实上,设备制造商对不间断的技术升级也是疲于奔命。

 

现在的问题是,在这个产业链上,设备制造商如何不依靠设备销售,他的利润从哪里来呢?

 

我一直认为,设备制造商应当延伸自己的产品线,将运营商的设备维护工作接收过来。十年前,我在某运营商处作测试工作,就已经注意到,设备的故障率非常低,大部分时间运营商的维护人员工作量并不饱满。但有趣的是,一旦设备发生故障,运营商维护人员又不能自主解决问题,必须要求设备商的技术人员到场解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厂商技术人员接手设备的日常维护是必然的趋势。

 

这是大概就是当前时髦的卖服务的概念吧。

 

最近与爱立信和诺西公司的同事闲谈,谈到在这两家公司中,代理维护的收入已经达到总收入的30%左右,而且上升很快,而直接的设备销售收入一直很平稳。

 

我相信Sprint与爱立信的这个合约代表了行业的发展趋势。运营商将集中于客户服务,而厂商延伸产业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