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机、产业变革和监管革新
(2008-08-06 09:27:01)
标签:
山寨机监管it |
山寨机是这两个月来的热门话题,朋友们茶余饭后往往谈起此事。归纳起来,有这么几点。
一是存在即合理。山寨机能够在这两年爆发,绝对是客观规律的产物,是历史的必然。请各位读者不要激动,请看看下面的分析。
二是我国制造业已经非常发达。20年前,我国的手机生产的先烈——东方通信是与摩托罗拉合资生产手机,基本方式是摩托罗拉提供元器件,东方通信组装。据说完全同样的器件,东方通信生产的手机就是比摩托罗拉的差。但现在完全不是这个情况了。不但我国有许多正规大厂可以生产高质量的手机,其实很多小厂的产品质量也可以接受。
三是手机器件高度的专业化分工。以联发科的芯片组为代表,由于联发科成功地将芯片和相关软件打包,因此,手机的研发企业在某种程度上不需要了解通信技术,这使研发企业可以集中精力于自己的特色领域。为产品的多样化奠定了基础。
四、手机行业已经从大规模制造转向大规模定制。与所有其他行业一样,在行业的发展初期,为了扩大用户规模,必须降低价格,而大规模制造,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是最基本的手段。一旦该产品完成了普及过程以后,所有的企业都必须选择细分市场来获得利润。即使是国际大厂,比如诺基亚,近年了手机款式也越来越多,并且每一款都指向特定的用户群。国产手机近年来走向衰弱,根本原因是还停留在大规模制造的阶段,产品毫无特色,定位不清,只能依靠庞大的渠道推广产品。而山寨机就充分发挥了船小好掉头的特点,针对特殊的需求,推出特定的产品,每款产量都不大,但极具特色。这正是大规模定制的基本思路。
五、政府如何与时俱进。前几天的那个新闻,就是关于山寨机与反恐的故事,听起来十分可怕,其实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我们的行业管理机构如何及时有效地分配IMEI号码给这些小厂商。数年前,当我国实施许可证管理的时候,总共不过十几个厂商,每年一两百款机型。现在即使合法的机型也有数千款了。政府行业管理机构比较将效率提高数百倍以后,才能完成这些机型的管理工作。目前我国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效率根本不能满足市场的要求。事实上,很多小厂根本无法执行政府的管理流程,承受不起这种“管理成本”。这些小厂不得不选择非法方式。这有点“逼上梁山”的味道。
几点个人观点,就写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