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记忆碎片》:一部高度内外兼修的电影

(2016-06-27 15:29:46)
标签:

杂谈

作为六大艺术门类中的一支,电影是最波普的了。人们可以一点都不觉得难为情地承认读不懂一本书,却没有人肯那么坦荡地告诉别人有一部电影自己看不懂。惟其如此,以讲故事为本的电影总是力图将人物、事件、时代背景等故事的基本要素交代得晓畅再晓畅,就算是故弄玄虚,导演也会找个机会将谜面公布在电影未落幕前。

克里斯托弗·诺兰却把电影当做一本哲学著作来书写。

因为迄今只有《盗梦空间》在此地大银幕上放映过,我认识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电影,始于《盗梦空间》。篇末,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用力一旋那只陀螺的镜头,让观众总是觉得《盗梦空间》没有画上句号。意犹未尽的时候,怎么办?我的选择是从头开始看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电影。可是,把《追随》这部诺兰的处女作看下来,原来,看诺兰的电影,就像往墙里旋一颗长螺丝钉。用螺丝刀将螺丝旋进墙壁,三五分钟可以坚持,一部电影哪能不长到一个半小时的?一个半小时不间断地烧脑,不是我能承受的,看见《记忆碎片》耗时3个多小时,好吧,我举免战牌。

直到韩国人的同名电影轰轰烈烈地上映,直到看见有影迷说这部《记忆碎片》是在侮辱克里斯托弗·诺兰,这才下定了决心尝一尝《记忆碎片》的滋味。

黑白和彩色两种影像交替出现在银幕上。黑白是正叙彩色是倒叙,当黑白和彩色的叙述交汇到同一个时间点时,电影结束。这种双线叙述已经够为难观众的了,诺兰的正叙和倒叙还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叙述。无论是正叙还是倒叙,总是那么几个人物,总是那么几个场景,总是那么情节……诺兰将这“几个”视作了乐高积木,不是搭建而是用非同一般的剪辑手法使几乎相同的“几个”组合成不一样的内涵。你去想象一下,3个多小时里一遍遍地重复欣赏那么几个人物、那么几个场景、那么几个情节,会不会厌倦?事实上,很多影迷的确在半途被诺兰甩出了《记忆碎片》的轨道,而能紧紧相随一直跟着诺兰到电影的结束处,得用非同一般的脑力去拆解诺兰每一次不一样的“搭建”,渐渐地,我们会发现,克里斯托弗·诺兰试图完成一部高度内外兼修的电影。

莱尼·谢尔比先生与太太还是新婚燕尔的时候,幸福的日子被入室作恶的两个歹徒折断了:太太虽侥幸从歹徒的枪下活了回来,原本还想在被强奸的阴霾里暗自神伤一会儿,丈夫被歹徒重击后患上了“短期记忆丧失症”,让谢尔比太太无暇顾影自怜,试图用自己的糖尿病来唤醒莱尼的记忆,可即使她用了自己的生命,都没有唤回丈夫的记忆,倒还给莱尼一个误导:他的妻子是被歹徒强奸后打死的。他要为妻子报仇。对一个只有10分钟记忆能力的“短期记忆丧失症”患者而言,莱尼要为妻子报仇真是太艰难了,于是,被酒吧女人娜达莉亚和警察泰迪利用了。前者要借他的手杀掉一个叫多迪的男人,后者,则要阴险了许多。这个跟毒贩有着肮脏勾当的警察,起先倒也是真心诚意地帮助莱尼找到了入室强奸其妻子的凶手并看着莱尼将作恶者杀掉,很快就忘了自己已经杀掉仇人的莱尼的病症,让泰迪看到了将莱尼变成自己一只罪恶之手的可能。他成功了,一遍遍地诱使莱尼杀掉他想要杀害的曾经的合作者。尽管莱尼通过在身上纹写提醒和在宝丽来照片上写下泰迪不可信的字样,但是,“短期记忆丧失症”甚至让莱尼无法记住泰迪为什么不可信,所以,直到电影结束我们还在为莱尼深深地担忧:他还会应着什么人的召唤继续去杀人吗?

情节不复杂,对吗?可是,要从诺兰正叙和倒叙扭结在一起和搭积木的叙述方式中“挖“出这个故事情节,真的很不容易,于是,难免要责怪克里斯托弗·诺兰:非要这样显示自己的高智商吗?可是,一遍遍地回味影片,开始慢慢懂得诺兰的匠心。因为一次意外,莱尼·谢尔比的人生变的荒谬起来,总是在追逐早已被他杀掉的仇人的路上。如果用一般的电影手法来表达莱尼的荒谬人生,莱尼的荒谬会像许许多多人的荒谬一样,成为观影者的过眼烟云。诺兰用几个人物几个场景几个情节的重复堆垛,如牙医手握的补牙器械一样,一遍遍地揉搓着观影者的神经,谁还能轻易忘记莱尼·谢尔比?在一种不停重复的故事里演绎着我们也许不曾意识到的重复人生——这何尝不是我们每一个人生命的一种极端摹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