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去雅典的鞋子》:为什么不将美好恶狠狠地撕碎了给我们看?

(2016-06-03 13:59:41)

也许是因为紧接着《素质主义者》阅读的叶兆言先生的新作《去雅典的鞋子》?尽管事先有人提醒我,这是多产的叶兆言作品中一本很一般的小说,我读后却为叶先生在年近花甲时尝试这样的题材,感到佩服。

丽娜的妈妈吕红英曾经是小县城剧团里的女演员,虽天生丽质可就是演不了主角,无望之下吕红英随退伍的丈夫去了省城当上了百货商店的一名营业员。接回了一直寄放在姑姑家的丽娜,一家三口终于团聚,可是,丽娜眼见心觉的爸爸和妈妈,总是那么别扭着,直至妈妈吕红英看似无端地悬梁自尽。曾经追问过父亲,与妈妈总是争吵不息是否因为吕红英是个性冷淡?父亲的断然否决以及妈妈遗留的那本笔记本里间或出现的灼灼情话,让吕红英的死成为丽娜心底里的一个结,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心里的结也越长越大:自己也许是“生活作风不好”的妈妈偷情后的意外结果?一次与疑是生父的男人DNA检测的不配型和一次与父亲的DNA检测超出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的亲权关系,都不能让丽娜放弃怀疑自己与那个叫居焕真的男人的亲生父女关系。

这算什么事儿嘛!也许,这就是提醒我《去雅典的鞋子》很一般的她所下判断的依据。我则一眼看出,怀疑生父的真实性只是在这个世上倍觉孤独的丽娜手握的一把她觉得能够帮助她摆脱孤独的钥匙。

谁都没有去过雅典,叶兆言先生何以为这本小说取名《去雅典的鞋子》?作家在书的后记中有这样的陈述:“我觉得自己就是那个孤独的长跑者,失去了双腿仍然在奋力奔跑”,而这句感言,源自欧阳江河的诗行:请想象一个人失去双腿之后/仍然在奔跑。雅典远在千里之外。/唯孤独的长跑者;多年来/他的假肢有力地敲打大地,/他的鞋子咋深渊飞翔——/毫无疑问,“雅典的鞋子”这一意象在欧阳江河先生题为“去雅典的鞋子”一诗中,是追逐梦想的人总是自我怀疑的孤独者。叶兆言先生将欧阳江河的诗歌标题用作自己小说的题目,只有读完了小说《去雅典的鞋子》,才能明白,是多么和谐的取用。

没错,用梦想去界定小说《去雅典的鞋子》中女主角丽娜的固执己见,有些诗化了这个生活中几乎没有诗意的女孩想要追逐的东西:弄清楚到底谁是自己的生父。可是,弄清楚谁是自己的生父,难道不是这个在孤独中长大的女孩想要大家的一种手段吗?真是一个孤独的女孩,连幼时被姑父猥亵这么大的一件事,都不知道可以向谁倾诉,无以倾诉的旧事成为心中的块垒后,叶兆言先生敏锐地抓住了“亲生父亲的疑惑”作为丽娜“心理癌”的爆点,读完《去雅典的鞋子》,我掩卷瞎想:如果叶先生能将“亲生父亲的疑惑”挖深挖透,也就是说能够告诉我们被姑父猥亵与怀疑亲生父亲这两件事是如何在丽娜的心里连成线的,又能够告诉我们在得到居焕真是自己的亲生父亲真实不虚的医学证明后丽娜不愿罢休的心路历程,《去雅典的鞋子》会不会更加好看?

刚刚荣获布克奖的韩国作家韩江的作品《素食主义者》,也讲了一个女主角想要摆脱孤独的故事,只是,相对于让女主角见到肉食就呕吐、让裸体做彩绘的画笔、失常得想要变成一棵树等等惊世骇俗的表现,叶兆言先生笔下的丽娜,要温文尔雅了许多,好好读书好好工作,最让人迷惑不解的举动,也就是执意要与想象中的亲生父亲比对DNA。也不知道是汉民族共同的心性导致的还是有其他原因,面对共同的创作母题,我们的作家与他国作家选择叙述方式竟会如此大相径庭。随着《素食主义者》荣膺布克奖,我不禁想起了鲁迅先生讲过的一句话,“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韩江将毁灭人生中有价值的东西做得如此惊天地泣鬼神,这才得到布克奖的青睐的吧?既然如此,此地何时能出现韩江那样的作家?能够将人生中有价值的东西恶狠狠地撕碎了给我们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