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问王健:怎么就把肖斯塔科维奇和巴赫放在了一起?

(2016-03-20 12:53:20)

突然十分想念音乐会了,上网一查,当晚就有王健担任主奏的音乐会。我是王健的粉丝,已经不必多言。残酷的是,票子全部售罄。

到了晚上6点半,我实在坐不住了,平生第一次打算去上海交响乐团门前试试运气。老天就是眷顾情到深处又不忌惮瞎忙乎的人,离音乐厅门口还有200米呢,就被问:要不要票?看样子是得到一张票又实在不喜欢古典音乐的人,280元一张票,愿意200元出让给我。那我,还说什么呢?进了音乐厅的第一件事就直奔售票大厅,将一直嫌太贵的布赫宾德的票也买了。

再听王健演奏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一大提琴协奏曲,又有新得。

此前,听过此曲的王健现场版和俄罗斯胖奶奶古特曼的现场,以及各种版本的唱片,一直觉得神经兮兮的第一乐章是肖斯塔科维奇这部大提琴协奏曲的华章。依然被催人撞墙的脚步声逼迫得毛骨悚然,只是第二乐章的慢板,王健处理得层次太丰富了,从喃喃自语、诉说、倾诉、呼告,到像是受到惊吓后不得不回复到自我安慰,我想说,第二乐章对第一乐章的呼应,王健已经做到绝佳,那一处处切分音符恰到好处的把控,听着真叫人心碎呀。第三乐章起始阶段的那大段的华彩,原本是第二乐章的后缀,也是大提琴协奏曲的通常曲式结构。肖斯塔科维奇是与众不同的,1959年,随着斯大林病故苏联的政治恐怖稍有松弛,从创作《列宁格勒交响曲》而被当局大肆推崇的巅峰一下子摔到几乎被关进监狱的地狱,不由自主的人生变局已让肖斯塔科维奇不敢相信眼前的局势,他只好到他觉得最为安全的音乐作品中寻找可让他的才华喷薄而出之处,于是,依附在第二乐章后面的华彩越写分量越重,肖斯塔科维奇索性给了它一个乐章,第三乐章。想必,王健、古特曼他们喜欢现场演奏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一大提琴协奏曲,是因为作曲家给了他们炫技的足够空间和时间。然而王健,倒是将技巧变成了溶于水的水,在我听来,这一次的华彩当然最好,尤其是结束处,一记拨弦后主题音乐很弱很弱地消散在琴弦上,肖斯塔科维奇的惊恐、不甘、希望昔日重来等等复杂情绪以及起伏不定内心世界,尽在其中。

不再是西装革履,而是衣袂飘飘的黑色中装,王健离意气风发渐行渐远,熟男的味道越来越浓,也就是,他的现场也是听一场少一场,那就,不要像这一次,差一点就错过了。

加演,王健总是选择巴赫大提琴无伴奏组曲中的一阕,而且,总是第一组曲中的前奏曲。昨晚,王健选择了巴赫大无第一组曲中的萨拉班德,他一弓下去,我已感慨得眼里有了泪花。300多年前,巴赫他们一把琴就能诉说万千心事,可是比身在繁华世界的我们,幸福了许多?因为距离天堂,多近啊。尤其对应刚刚曲终的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一大提琴协奏曲,天上人间的感觉如此强烈,想到人间还是人间地狱,一比较直叫人潸然泪下。

还是再加演了前奏曲,简单的重复中,繁复的内心世界层层叠叠地推送到我们耳边,如用视觉形象比附,那就是一枝重瓣玫瑰,听着看着闻着,赏心悦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