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此时耳畔响着《美国四重奏》,就在天堂了

(2016-01-25 09:41:26)

细细打量德沃夏克存世不多的几张照片,粗壮的长相简直叫人难以将他与《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美国四重奏》、《月亮颂》和《母亲教我的歌》等等感情细腻又饱满的作品之间画等号。

当然,大多数人记住德沃夏克,是因着他的第九交响曲,甚至是其中的《自新大陆》?或因为此,在捷克,仿佛德沃夏克的地位不及斯美塔那。那一年,在布拉格街头闲逛,一心想要找到德沃夏克的痕迹,却是遍寻不着,斯美塔那,倒是老远就看见他的塑像端坐在伏尔塔瓦河畔。那么,是不是因为斯美塔那有《我的祖国》而德沃夏克的标记是《自新大陆》?

语言不通,不得而知。

能知道的是,我从他的《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里一次次感受到这位外表粗陋内心极其温暖的大叔的柔情。再一细思,《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中的思念全是因为德沃夏克的妻妹,原来,泛爱的男人如果选择了作曲作为职业,是能够让自己的作品更加动人的,比如,抒写怀乡之情的《美国四重奏》,也是好听得从开始直到最后一个音符。

艾默生四重奏乐团,先是知道它是一个世界顶尖的四重奏乐团,后来,买它的唱片听他们四位在录音棚里的杰作。渐渐地,想要去音乐厅听听他们的现场,2016年1月22日,心愿达成。

循例,像室内乐这种古典音乐中的小众音乐会举行之前,上海交响乐团会给大家请一位专家讲解作品。当晚一位姓郭的专家,不知为何,讲解到肖斯塔科维奇的《降A大调第十弦乐四重奏,作品118》时,屡次三番将肖斯塔科维奇说成普罗科菲耶夫。他向我们道歉时说是自己口误了,而我,因此开始质疑起他专家的身份:不要说专家了,就是资深乐迷,能口误肖斯塔科维奇?不过,郭老师说,肖斯塔科维奇是恐怖音乐之王,说将肖斯塔科维奇的音乐用作恐怖电影的配乐,非常合适——说得非常形象,随后,我们听艾默生四重奏乐队演奏肖斯塔科维奇的这部作品,果然,神经被肖斯塔科维奇的音乐语言以及艾默生到位的演绎拽拉得不能有半刻松弛。

处理肖斯塔科维奇这部有些“无穷动”感觉的作品,我看艾默生,觉得他们在赶路。从1976年开始组建四重奏乐团,艾默生处于世界顶尖四重奏乐团的位子,已经30多年,他们4位,不是白发苍苍就是两鬓斑白。这个年纪,去理解肖斯塔科维奇作品中的惊恐,也许比1970年代的艾默生,更加精准。而肖斯塔科维奇那一波紧接一波的律动,让状态走往下坡路的乐手们有疲于奔命的追赶。所以,能不能完美演绎好肖斯塔科维奇的这部作品,几乎是一流四重奏乐团的试金石,艾默生显然还在世界一流,将肖斯塔科维奇惊恐的歌唱,准确地演绎给了我们。

那么,舒伯特的《a小调第十三弦乐四重奏(罗莎蒙德)》则是一阕苦涩的温暖之歌。一生贫穷得郁郁不得志的舒伯特,从不在自己的作品中抱怨命运的不公,不知道是舒伯特除了对音乐锐感外诸事都很钝感呢,还是他胸怀博大得能化苦痛为感恩?看来,舒伯特是一个暖水瓶那样的人,乐迷要感觉他的作品,需要一个缓慢跟进的过程,当晚的三部作品,果然是舒伯特的这一部,最让现场的观众安宁不下来。

旋律优美的作品就是又这样的魔力。下半场,当德沃夏克的《美国四重奏》第一个音符由艾默生奏响后,刚刚回到现场的乐迷瞬间安静下来。

1893年,德沃夏克在纽约音乐学院担任该校的第一任院长。千里迢迢由祖国来到新世界以后,作曲家已经顺应了美国队他的要求。生活安定以后乡愁开始一阵紧似一阵地袭来,这部《美国四重奏》,虽然化用了美国黑人音乐元素,但谁听不出那是德沃夏克在借用他人杯里的酒浇自己心头的块垒?所以,甜蜜的忧伤就是《美国四重奏》,一个个或甜蜜欢乐或哀怨悲伤的动人旋律,贯穿于整部作品中,令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而最美的乐章,无疑是第二乐章《慢板》。听着《美国四重奏》的第二乐章,我想,窗外大雪纷飞,室内温暖入春,耳边柔声地响着《美国四重奏》的第二乐章,就是天堂了。

2016年1月22日晚间10点,我走出上海交响乐团,难得下雪的魔都,竟然大雪纷飞起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