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衣袖带风,仿佛飞了起来——听埃莱娜·格里莫钢琴独奏音乐会

(2015-10-20 11:13:20)

40多岁的埃莱娜·格里莫身材依然曼妙,最有资格穿着露肩低胸晚礼服的她,昨晚却一套白色丝质套装上场,合体的上衣配一条阔腿长裤,衣袖一直盖到手背,我不知道会不会有人这样猜测:噢,她是为了遮蔽童年时自己在手臂上划出的伤痕。以我的浅见,她这样的女子,怎么会在乎白璧微痕?只是,她太知道什么样的自己是最好的了。

面容姣好,是所有见过埃莱娜·格里莫照片的人不得不认可的事实。深棕色齐肩长发、烟灰色毛衣、探出毛衣衣袖的钢琴家的双手轻巧地托住她的脸,那真是明眸皓齿呵。昨天这场音乐会招贴画上的这张照片,相比她的自传《野变奏——埃莱娜·格里莫自传》中文译本封面上那张被3头狼拥吻着的照片,上海交响乐团大厅里悬挂着的这张招贴画,尽显格里莫的淑女风范,真是亦庄亦谐在埃莱娜·格里莫,易如反掌。

不是吗?童年时喜欢在自己手臂上划出鲜血淋漓的伤口、喜欢揭开伤口上结好的痂看看刚刚长好的粉嫩的新肉的另类女孩,7岁那年突然喜欢上钢琴后就能一路畅通成为法国巴黎国立专业音乐学院史上最年轻的学生,那一年她13岁。这样的经历已经够一个女孩荣耀一阵子了,但她,14岁那年因为不喜欢学校因循守旧的教学方式依然退学回到了家乡法国罗讷河口省普罗旺斯地区艾克斯。她的任性因为她日后很快得到国际乐团以及唱片公司的认可而成为率性之美,而一路由着自己的性子还能高奏凯歌的她,居然在钢琴演奏生涯坦途通达全世界的当口,将演奏事业降至第二位。

第一位是什么?保护野狼。这段轶事已经成为国际乐坛的一个传奇,一个钢琴家养着700匹狼。而我,早就想看看人们说的与野狼共舞后的格里莫再坐在钢琴前有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变化,是不是真的。2012年,她说要来上海演奏勃拉姆斯的钢琴协奏曲,好哇,勃拉姆斯!但是,演出前不久传来消息说她身体不佳演出取消。只有经历过漫长等待后的焦灼,才能体会去音乐厅退票的路上心情又多么沮丧,好在,我还是等来了埃莱娜·格里莫,还是勃拉姆斯,只是协奏曲变成了奏鸣曲,勃拉姆斯第二号钢琴奏鸣曲。

昨晚的音乐会,上半场的曲目安排是:贝里奥《水之钢琴》、武满彻《雨树素描之二》、弗雷《船歌》作品66、拉威尔的《水之嬉戏》、阿尔贝尼斯的《阿尔梅里亚》、李斯特的《艾斯德庄园的喷泉》、雅纳切克的《在雾中》(第一乐章)和德彪西的《沉默的大教堂》。虽然这些作曲家的生卒年份在150年之间,彼时的音乐创作已经走到浪漫主义的尾声,甚嚣尘上的是印象派和无调性音乐创作,但是,格里莫选择的这组以水为主题的作品,每一部旋律都很美,只是,她袅袅婷婷地走到钢琴旁端坐以后选择的演奏方式独一无二:一口气弹完上述的所有作品,中间不间隔。这可是苦了我这样的初级乐迷,除了确定听到了弗雷的《船歌》、拉威尔的《水之嬉戏》以及李斯特的《艾斯德庄园的喷泉》外,一篇混沌。事后,我这样宽慰自己:个性强到无可复制的埃莱娜·格里莫再每一部作品中打上了自己的烙印,作曲家们只是画好了图纸,建成的房子是不是漂亮,就要看演奏家怎么将乐谱变成流动的建筑了。显然,格里莫将这些作曲家的作品完美地呈现了出来,不喘息的演奏没有让作品与作品之间的连接有违和感,虽然作曲家中有意大利人、西班牙人、日本人,当然,更多的是法国人。

中场休息,坐在我左手边的女孩打开ipad里的勃拉姆斯第二号钢琴奏鸣曲的乐谱,太好了,困惑我许久的问题,大概有答案了。女孩说,音乐不是许多人想象的只是感性的东西,音乐其实特别理性,就好比建筑,必须经过精确的精算,根据设计师的设计的图纸建成的房子才会百年甚至千年屹立不倒。至于房子是不是美,那是后话。作曲家写在五线谱上的音符,其实是根据严格的规定经过精确计算搭在纸上的房子,所以,设计图纸美不美,乐谱均能反映出来。对着乐谱听音乐会,就是听演奏家是不是将图纸上的设计完美地呈现为漂亮的房子了嘛——醍醐灌顶,原来,音乐是流动的建筑,不仅仅只是比喻。

所以,埃莱娜·格里莫特别喜欢研读乐谱,狼吞虎咽的研读。即便在没有乐器的情况下,她也在想象乐谱上的这一小节该用什么样的力度,按键盘上的哪一个键……

虽然是第二号钢琴奏鸣曲,却是勃拉姆斯三部钢琴奏鸣曲中第一个完成的,那时的勃拉姆斯还很年轻,虽然沉郁的性格促成了勃拉姆斯作品稳重、内省的特质,但是,年轻的冲动还是密布在他的第二号钢琴奏鸣曲中,你听格里莫的演奏,显然要比上半场的安谧狂放了许多,她完成的有着埃莱娜·格里莫印记的勃拉姆斯第二号钢琴奏鸣曲,有一种天高地阔的舒朗,这大概就是她爱狼10余年后从上天那里得到的恩赐。

加演了三段作品都意犹未尽,但演出终有结束时。埃莱娜·格里莫的每一个鞠躬都显得那么诚意,但我最爱看她就要走进侧目双臂微微抬起的刹那:衣袖带风,仿佛飞起来似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