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幸的是,尹学芸写得很真——读《士别十年》

(2015-08-10 12:36:48)

尽管郭缨子是贯穿始终的女主角,但,尹学芸想要在她的小说《士别十年》里呈现的,其实是魏大熊和苏了群。不,还有两个出场不多的人物,钱副主任和季主任。

第一次注意到作家尹学芸,也是发表在《收获》杂志上她的一篇小说《玲珑塔》。在那篇小说里,她塑造了两个非常不堪的男人谢福吉和周刚,不过,与他们相映衬的女主角朱小嬛,也是一个为达目的机关算尽的“玲珑”女人,于是,让我感觉,尹学芸是一个喜欢将笔端触及到凡常生活的褶皱处扒拉出人之阴暗的作家。

我们生活在一个不完美社会的一个不完美的时代,只要愿意,我们目之所及,人性之恶时时处处。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还期待作家能用自己犀利的笔划开这些“痈疽”?我以为,像《玲珑塔》这样的作品,通过将不完美写到极致的手法告诉我们:真实的世界就算不完美也值得我们善待甚至重新构建。心理学给予这样的阅读愉悦一个专业名词,共感。

因此,明知道新一期《收获》杂志上尹学芸的新作《士别十年》可能带给我阅读过程的不舒适,还是将其作为阅读的首选。

果然是一次压抑的阅读。就像前文所及,郭缨子虽然是贯穿始终的女主角,但她已经不像《玲珑塔》中的朱小嬛,作为共谋低位徘徊在那个污浊的褶皱里,而成了这个由男人主宰的社会是怎么因着男人的不堪入目而变得越来越乌烟瘴气的过程的见证者。

“魏主任总说自己的胳膊是熊腿,粗,黑,壮,还多毛,生人一看会吃不下饭。”这是尹学芸将魏大熊的外貌集中到手臂上的描述,可见,作家对她笔下人物的态度。如此白描,作家还嫌不足以表达对男人的认识,又写酒醉以后的魏大熊:“他的领带掉进了汤盆里,整个前胸都匍匐在圆桌上,雪白的汗衫啊。鱼骨头、虾皮子、螃蟹壳子粘了半边脸,甚至还有老醋蜇头在另半边脸上流着汤水。”这种模样的男人,却是政府大院里某部门的主任,不免叫人气馁。

好在,还有苏了群。

十年以前,郭缨子是苏了群手下的兵。十年前的好印象让郭缨子将准备开溜的苏了群的包扔进面包车里,说:“十年没在一起坐了,我还想跟你喝一杯呢。”俗话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如果三日不见的那个人是顺着扶梯往下滑呢?又如果三日变成了十年呢?不幸的是,郭缨子十年以后再见到的苏了群,与魏大熊的不堪相较,只是大巫和小巫的关系,“那天苏了群在餐桌上呜呜地哭,拉着郭缨子的手手不放,郭缨子只得让司机开车,把苏了群送了回去……苏了群还说了许多出格的话,听得郭缨子心惊胆战。印象中苏主任从不是这个样子的”。

至于钱副主任和季主任,前者“是个人精,看从郭缨子嘴里实在掏不出有分量的东西,就说了魏主任一大堆好话”。后者“季主任俯在写字台上,把脸伸向郭缨子,脸上笑着的,牙是龇着的,抬头纹往上漂移,像是长了腿一样”。

他们,就是郭缨子见证的官场男人的群像图,打量以后叫人厌嫌、厌恶,乃至灰心丧气。放下《收获》闭目想一想尹学芸的虚构,是不是因为作家本人对官场过于不齿以致勾勒出来的人物过于夸张了?不幸的是,尹学芸写得很真,君不见,那些把持着官位的男人,有几个不是挺胸凸肚一副志得意满的颟顸样子?

吐槽至此,已够鞭辟入里,但尹学芸还意犹未尽,她让一个酷似十年前的郭缨子的女孩陈丹果死于非命,而陈丹果的领导,只有苏了群了呀,这才是小说取名《士别十年》的真意图。苏了群让陈丹果来自己的办公室为自己和郭缨子泡茶时,“苏主任故意板起面孔,说你这孩子,就不能手脚轻点?”官场的染缸效应,尹学芸轻轻一笔,真叫人毛骨悚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尔丹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