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那些为情所困的女伶

(2014-11-07 11:54:34)
标签:

情感

文化

  

如果是传记片,一部两个小时的电影会让观众水里火里得丧魂落魄。

看电影《摩纳哥王妃》,那一场婚礼的盛况还在眼前呢,佳人已在婚姻里触了暗礁。

1962年,被强势的法国总统戴高乐扼住了咽喉,王子兰尼埃心情极不愉快,宴席上开始挑剔王妃格蕾斯·凯利,先是厌嫌格蕾斯的头发剪得太短,后又责怪格蕾斯的行为举止不那么得体。虽来自美国费城一个普通人家庭,但格蕾斯凭借天生丽质和后天努力,已经贵为奥斯卡影后,她当然要反唇相讥。气急的兰尼埃口不择言:“你曾经只是一个演员。”此话的话外音谁都懂得,所以,格雷斯的眼眶红了,继而眼泪夺眶而出。转场以后,我们看见格蕾斯在无声恸哭着看电影,银幕上,玛丽亚·卡拉斯正在深情吟唱卡塔拉尼的歌剧《瓦蕾》中瓦蕾的咏叹调《我将去远方》:再见!我将去远方,/像清脆铃声消逝再无回响。/奔向那皑皑的雪峰,/金光缭绕的地方,/它们将带来希望,/抚慰我心中一切痛苦和忧伤。/啊!我的母亲,/我童年的故乡,/我将永远离开你,/去到遥远的地方,/我将永远不再回来,/我将永远不再见你,/我最亲爱的故乡。/再见,故乡!——电影选择此时让格蕾丝倾听卡拉斯唱《我将去远方》,太严丝合缝了。

《我将去远方》里的这一段咏叹调,虽不及普契尼歌剧中的那些咏叹调有极高的知名度,却也是被大家公认的40余首女高音必须征服的咏叹调之一。只有能游刃有余地在作曲家层层叠叠堆砌起来的歌唱高峰上稳稳当当地“走”一遭,才会被世界公认为出色的女高音歌唱家。所以,不知道有多少女声刻录下了自己莺啼鸟鸣般的歌声,《我将去远方》。可是,仅就这段咏叹调而言,玛丽亚·卡拉斯的演唱是无人能超越的。她那如在云层里飘荡的歌声,自由又孤独。听她唱歌,孤独愈发孤独,被弃绝的感觉也会越来越强烈,尤其是她唱到“/奔向那皑皑的雪峰,/金光缭绕的地方,/它们将带来希望,/抚慰我心中一切痛苦和忧伤。 ”这几句歌词时,将无处话当年的感觉,唱得表面不在乎内心无比怅惘。也许,她自己就是一个以为远方有幸福生活的女人?什么也许,事实就是。这个能将咏叹调唱得婉转悠扬的女伶,总是看不清罩在感情上的重重迷障,被希腊船王弃之如敝屣。卡拉斯这是将自己的情绪唱进了咏叹调:那般柔肠寸断,那般眼睁睁地看着“一江春水向东流”。吊诡的是,每每觉得撞到南墙无以回转的时候,还是会选择卡拉斯,这个为情所伤的女人啊,唱出了天下女人共同的心声。

为什么?在舞台上将他人的悲剧演得缠绵悱恻的歌剧女伶,自己也总是困顿于昏昧不清的感情中。此问缘于1980年代中期在我国上映的一部捷克斯洛伐克电影《非凡的艾玛》。

艾玛是享誉世界的捷克斯洛伐克女高音歌唱家,她刚刚结束的美国巡回演出引起轰动。时逢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艾玛的经纪人劝她留在美国,但艾玛深爱着祖国,毅然登上回国的轮船。临行前,她接受了爱国人士托她带回国的情报,没想到刚一入境就被警察扣押盘查,布拉格国家大剧院也拒绝她登台演出。被软禁在故乡家中艾玛只好对着一个人歌唱,这个人,就是她的管家。然而,碍于艾玛的名气,管家就是不愿意与艾玛情侣相称。“为了祖国,我失去了唱歌的权利,也失去了爱情。”影片结束在艾玛的郁郁寡欢中。

“我爱那美丽少年/我远道卢萨港港去/买一个结婚戒指/我无论如何要去/假如你不再答应/我就到维柯桥上……”此为普契尼另一部不怎么出名的歌剧《贾尼斯·基基》中最著名的咏叹调《我亲爱的爸爸》,就算悲剧总在上演,像劳莱塔这样飞蛾扑火般扑向爱情的女人,不绝如缕。你看,虽然在婚姻生活中遭遇了挫折,格蕾斯·凯利还是在片尾举行的慈善演出中,让卡拉斯唱起了这一首娇俏的咏叹调。她想以此赢得摩纳哥人民的支持,继而帮助丈夫坐稳江山,尽管,摩纳哥只是一个蕞尔小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