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选择之前请扪心自问

(2014-11-02 13:26:48)
标签:

教育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是二十世纪大哲学家。上世纪初叶,路德维希读了一本由知名维也纳物理学家路德维希·玻尔兹曼写的《流行写作》,彼路德维希书中一篇关于航空学的文章,让此路德维希大感兴趣,虽经历了小周折,他还是以研究生的身份在曼彻斯特大学研究推进器,并在1911年6月以对当时的推进器做出了一个小改良而获得专利。可惜,初获成功并没有让路德维希兴奋起来,相反,对工程的热情日渐减弱,并于年底去剑桥转投哲学家罗素,想看看自己对哲学有无兴趣。他对哲学当然很有兴趣,由英国人亚历山大·沃撰写、钟远征翻译、漓江出版社出版的《维特根斯坦之家》一书,对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以后在哲学上的造诣,有详尽的描述,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之所以在此时此刻想起这本书,是因为周六下午本报编辑部组织的一个活动,点亮了我记忆中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早年曾经徘徊于工程学的陈年往事。

11月1日下午,本报组织了新学年以来第一场线下活动,带领部分读者参观上海纽约大学。整个活动中,亮点频出,可是,最赢得参与活动的高三学生和他们家长的,是担任讲解员的来自江苏盐城中学的上海纽约大学的一年级新生。这位女生,面目清秀、落落大方,整个参观过程中,她带领我们从地下一层的食堂到八楼的实验室,一路上结合自己进校两个多月来在每一间教室留过的身影,由衷地夸赞了上海纽约大学从硬件到软件的“高大上”水准。偶遇外籍同学时,女生似乎没有丝毫语言障碍地用英语与他们的交流,更是让参观者对这个一年级新生继而是对上海纽约大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致,活动的最后环节请高三学生和家长提问时,不少提问者直接向女生问及申请就读上海纽约大学的可能性和必要条件。

毋庸讳言,2013年开始招生的上海纽约大学,以其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强大的师资实力吸引了众多高三学生以及他们家长的注目,每周小考、每月大考、惊人的作业量以及只要预约就可以与世界名师面对面探讨学业上的疑惑,乃至没有校园只有一栋形似商务办公楼的校舍,对头脑中对大学的释义已经按照国内大学模式固化了的高三学生和家长,都会感觉新鲜,而大学四年中只要愿意学生可以远到纽约本部或者阿布扎比纽约大学以及柏林、伦敦、悉尼、特拉维夫等等11个海外学习中心尝试纽约大学全球教育体系的甜头,更是让一些有出国深造愿望因种种原因眼下无法成行的学生,心怀憧憬。

上海纽约大学,一定是不错的选择,可是,那一定不是适合每一个高三学生的选择。假如你的英语能力不是很强,就是侥幸过了学校招生期间的“校园开放日”这一关,也未必能够承受得了这里十分繁重的学习压力。即便是一个学能非常强大的高三学生,恐怕也要扪心自问:上海纽约大学适合我吗?

已经小有成绩的工程师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为什么要听从心声投身哲学呢?这当中的关键问题是,“假如路德维希的人生中没有那次重大转折,他一定能成为一个杰出的工程师”这个命题,未必存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