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喝咖啡还是喝凉白开?——对读《走甜》和《春丽的夏》

(2014-07-25 10:40:15)
标签:

情感

刊登在第七期《小说月报》上的两篇中篇小说《走甜》和《春丽的夏》,写的都是中年女人的寂寞。

生于1970年代的黄咏梅,写的《走甜》从篇名到内容都在尘埃之上:苏珊已到了喝咖啡在意甜度以防身材走形的年龄,所以要“走甜”,将咖啡去糖。那个在她的相机里与年龄不相称地风流倜傥的男人让她总是在婚姻里走神。就在苏珊打算一意孤行走出婚姻时,那个男人遁形了——黄咏梅所写,是在咖啡香味的刺激下恍惚出来的中年人若有似无的一段婚外情,读时如百爪挠心叫人想入非非。至于咖啡为何要去甜,绝不仅在于苏珊的口味,而是暗喻这样的感情是一杯去了糖的咖啡,空留苦涩不见甜蜜。只是,在生活中跌打滚爬到中年的黄咏梅,似乎不太愿意向烟火气低头,让苏珊看穿了那个要给她一段情的男人后给回归婚姻的苏珊准备的走下的台阶的道具,居然是丈夫为她苦苦寻觅到的助眠的黑紫檀木。

生于1987年的张怡微,则用主角的名字加一个季节做了篇名,直白,且说的故事也是低到柴米油盐:暑天的午后,春丽出门前将脸左一层右一层地裹起来以防晒黑。如果不嫁这个男人跟女儿过日子,也行,恐怕连屋子漏水、晒衣服竿需要抢一抢这样紧巴的日子都过不上,得到就要付出,春丽就算不愿意也要在暑天午后去丈夫的小照相馆去顶班。因为城市环境治理,小照相馆被迫关门,春丽不知道该高兴还是难过,现在,她希望女儿能住在身边,房子不要漏水——二十七八岁,怎么幻想婚姻生活,我们都不会怪罪张怡微幼稚,偏偏是她,一笔就直插中年再婚女人左支右绌的家庭生活。小说为什么叫《春丽的夏》?女主角叫春丽,夏天的毒日头是春丽心上最大的烦恼,她不得不顾及家庭的和谐顶着骄阳去丈夫的小照相馆顶班。至于来去照相路上翻腾在春丽心里的那些事,是喝着凉白开说的话,绝不是咖啡的佐料,直至小说的结尾,张怡微都没让春丽看一眼天边的晚霞,而是让她的期许落实到房子是不是还会漏水上。

读着,不禁哑然。有梦的年纪倒是在冷酷地记录生活了,梦尽的年龄却对梦幻充满了期待——怎么啦?要么,70后写的是自己80后写的的上一辈,所以一个怜惜一个横眉冷对。

将这两篇小说放在同一期杂志上,是编辑的无意之为吗?却让我读到了有意思的年龄差别。我指的是作家的年龄之差所决定的她们放置素材“容器”的差别。至于哪一种“容器”更打眼,每一个读者会有自己的定夺。就我而言,站队到张怡微那一边,理由是,我本中年女人,深谙中年女人的当下生活是个什么模的。既然,我们的生活已经飞不上天只能身形沉重地紧贴地面费力地一步步走向明天,作家们又何必虚构出苏珊那样的梦幻以助长中年女性的抱怨?不错,作家有责任给予阅读者希望,希望不是升腾在半空中的楼阁,而是奈保尔的《米格尔街》。

但是,《小说月报》的编辑显然与我想法相左,将黄咏梅的《走甜》排在二条(头条是池莉的《爱恨情仇》),而张怡微的《春丽的春》几乎成了该期《小说月报》的收尾之作,可见,咖啡的香气到底比无味的凉白开更有人缘,真水无香的境界, 比中年女人的寂寞还要寂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