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库切的《幽暗之地》
(2014-05-26 12:26:15)在决定阅读库切之前,是不是应该将他的作品排排序?或者按照作家的创作年表,或者按照阅读者的喜好。
《男孩》、《青春》乃至被一些读者认为是晦涩之作的《内陆深处》,都是我喜欢的库切作品,正是因为这几部作品,让我按下决心要把库切业已出版的中译本作品全部读完,最后一本是为他赢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耻》。
《幽暗之地》是我读的库切的第六部作品了。《幽暗之地》中译本的序言里介绍,写作《幽暗之地》时库切在南非已是著名作家。可是,在以时间为序的中译本库切作品目录上,《幽暗之地》位列第一。我有些后怕,如果按照这个目录阅读库切,我会有信心一部部地读完库切吗?因为,它实在是一部匪夷所思的作品。冠之以《幽暗之地》这个书名,原本就只有160页的篇幅,还是由两个作品“凑合”而成:《越南计划》和《雅各·库切之讲述》。
《越南计划》:上世纪七十年代,越战如火如荼进行中,为了让越南臣服美国而不是屈服于美国的武力,唐恩在政府的授意下制订从心理上打垮越南人的《计划》。
《雅各·库切之讲述》:一七六零年,雅各·库切作为征服者来到南非,用蛮横的武力强行逼迫南非的土著霍屯督人。在其讲述中,充斥着对霍屯督人风俗习惯和民族特性的蔑视和嘲弄。
这两个故事,有什么理由放在一个合集里?起先,我的理解是,越战打得难分难解的时候,库切正好在美国留学,正是在美国留学期间,库切意外地在图书馆里翻检到自己的祖先征战南非的史料。正是这样的机缘巧合,让库切将这两个看似互不相干的故事放在了一起?
阅读《越南计划》的过程,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唐恩,这个越战的积极拥趸者,是那么坚信越战的正义性,所以,殚精竭虑地制订《越南计划》,哪怕因为自己的非人性到了妻离子散的地步。如此强迫症表现,导致了唐恩强烈的生理反应,库切描述唐恩的生理反应又是那样真切,以致读着这些文字时,也是头痛欲裂,从而对《越南计划》,厌恶至极。
《雅各·库切之讲述》一反《越南计划》只是主观描述的书写方式,而是讲了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流畅的故事情节中,讲述者雅各·库切总是按捺不住要对霍屯督人的习俗进行贬损性的评述,尤其是对霍屯督人的性风俗的讲述中,真的是用尽了污言秽语。奇怪的是,读罢这些章节,我觉得恶心的,不是霍屯督人的性风俗,而是雅各·库切这个征服者的嘴脸。库切作为作家的伟大之处,即在此,赢中国古诗一语概之“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有意思的是,库切让祖先雅各·库切逃过沉疴的索命得以活下来,竟是他服用了霍屯督人的药汤。里头的含义,可是一词一句能够穷尽的?
写到这里,我想我大概触摸到了库切将《越南计划》和《雅各·库切之讲述》合成一集的道理:从肉体搏杀到脑力绞杀全面控诉了白人在世界各地对少数民族的歧视和打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