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点是所罗门的陷落——电影《为奴十二载》
(2014-03-09 21:57:15)真够慢的,这部叫《为奴十二载》的新晋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电影。当小金人花落他家的时候,坊间有过猜测:鉴于《艺术家》、《国王的演讲》纷纷折戟中国大银幕,如果引进《为奴十二载》,是否会重蹈覆辙?会的。因为,在所罗门沦为黑奴后,无论是在ford先生庄园里锯木头还是在外号黑奴终结者的epps先生的棉花田里摘棉花,以所罗门为核心展示的黑奴在白人庄园里受到的苦、挨到的皮鞭,不比我们打小就熟知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亮眼多少,且,比起昆丁·瓦伦迪诺的《被解救的姜戈》,要温和了许多——这是善解。如若不那么客气,《为奴十二载》要比《被解救的姜戈》要平淡许多。
那么,布拉德·皮特他们为什么要在2013年做这样一部题材难见新颖并因此也许无法吸引人眼球的《为奴十二载》?奥斯卡评委又为什么在2014年3月将最重的奖项给予一部好似在用一种过时的方式说着一个过时的故事的《为奴十二载》?
我不知道真的为奴十二载以后的所罗门用血泪写成的回忆录《为奴十二载》,以什么方式打动了贵为好莱坞大明星的布拉德·皮特屈尊做起了这部电影的制片人并客串一个小角色好人巴斯。我也不知道成为电影以后《为奴十二载》在哪一个点上打动了奥斯卡评委。但我知道自己之所以能安坐在电脑前看缓慢的情节娓娓道来所罗门他们在ford和epps的庄园里所受的非人待遇,是因为所罗门的陷落。
有妻有儿女,自己是一个靠演奏小提琴赚取一家人用度的颇为体面的黑人所罗门,竟然会以这样的方式从自由人陷落为黑奴:两个白人以邀请他为马戏团伴奏为幌子将所罗门骗至华盛顿,一夜烂醉如泥后清醒过来,所罗门已经被手铐脚镣锁住沦为黑奴。肤色是所罗门的原罪,可我不能想象的是,1841年,距今还不到200年,在美国这个当今世界最为民主和自由的国度里,一个黑人竟然很有可能因为一次轻信和麻痹就让自己从一个自由人变成黑奴。所罗门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泣血写成的《为奴十二载》,紊乱了我通过《汤姆叔叔的小屋》、《被解救的姜戈》获知的一点点关于黑奴历史的认知。如果说从非洲大陆贩运到美国的黑人成为白人的奴隶并因着奴隶这个身份遭受了非人待遇已经是美国的一道疤痕的话,那么,自由人因为一次自己不谨慎而沦陷为黑奴的故事,则是美国的耻辱。中国有一句老古话叫做“家丑不可外扬”,1840年代的中国,比新大陆黑暗得多这是不言而喻的事实,可是我们的影视工作者表现中国历史上的1840年代,总是器宇轩昂,那些清宫剧就不去说了,就是表现鸦片战胜以我们失败告终的历史事件,也是更在意于林则徐这样的个体在历史事件中的闪光点,而不是去反思失败的根源。
勇于反思或者找寻客观原因为自己开脱的结果,是170年以后美国成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我们则要为170年了慢慢积累起来的贫穷还债——我好像明白了,到了2013年美国人为什么会拍摄一部看似给自己国家抹黑的电影《为奴十二载》,他们要用一部电影告诉全世界,仅仅用了170年,美国就让自己从黑暗、愚昧、残暴中完全走了出来,成为世界上最光明、智慧、文明的国家。如此标榜,奥斯卡这个看似民间实质政府的电影奖项,怎能不青睐《为奴十二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