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丹姨值得去看《私人定制》
(2013-12-22 19:33:55)
听了这么多差评,还是决定去看冯小刚的新片《私人定制》。
周末午后,被安排在影院最大厅一号厅的《私人定制》,几乎满座。不知道此时此刻与我一起坐在电影院里分享冯氏喜剧的亲爱观众,是不是同我一样,是被差评“勾”进的电影院?不过,整个观影过程笑声就更不要说哄堂大笑了,明显少于《非诚勿扰2》,更不能与《非诚勿扰》比。至于给《私人定制》一个差评,那就给影片的中间一阕、由李成儒主演的《一腔俗血》吧。
《一腔俗血》,太似曾相识了,冯氏大旗升起的地方《甲方乙方》里,傅彪被假意放逐到缺吃少喝的农村去的那一段。这么多年过去了,富人还是富人,只不过富人发的是艺术财,尽管如此,让大导了却心愿的办法却没有随富人身份的变迁而有新意——又是在寸草不生的荒凉处,由农村变换到城里的工棚,也不能涂抹掉编剧在此处的黔驴技穷。
范伟主演的《性本善》那一阕也不好,不忍给这一片段差评,是因为整个过程欲语还休的痕迹太重,让我感觉《私人定制》上映前审片未过的传言恐怕不是空穴来风。在关卡重重的中国电影业要做一部完美的喜剧,尤其是讽刺喜剧,其难度我们通过不明不白的《性本善》体会到了,既然如此,又怎么好去责难在这个阴霾连连的12月里还能帮助我们笑出声来的冯小刚呢?
只要有宋丹丹主演的《有钱》这一阕,《私人定制》就值得我们走进电影院。
河道清洁工丹姨因为对马青有救命之恩,马青一直想要感谢丹姨,就选择在丹姨生日这一天满足她的一个愿望。丹姨的梦想是有钱,在生日这一天,丹姨就成了亿万富翁……我没有想到,卑微的人连做都不敢的梦想有一天成了真,喜剧也就能拧出悲伤的眼泪。从千亿富翁的云端里落回到身无长物的地面,在《时间都去哪儿了》的歌声的映衬下,丹姨坦然接受命运安排的宁静以及走在穷街陋巷昏黄的路灯下的背影,你就无法不潸然泪下了。
没错,就是我周边的朋友和同事,都对我给《有钱》点赞表示诧异:太假了,这一段!有意思的是,因为觉得《有钱》太假而不喜欢的,多半是比我年轻的那一人群。而与我一样对《有钱》有好感的,多半是我的同龄人。我的同龄人,生在1960年代,长在1970年代,起步在1980年代,而今,正慢慢接近夕阳红。我们不敢否认,我们的同龄人中有不少俊杰他们成就了我们这一代人的神话,从商界到艺术界。可是,我们这一代人中的绝大多数,有童年忍饥挨饿的记忆,有少年无书可读不得不浪荡的记忆,有青年空有一身力气无处挥洒的记忆,直到现在,就算是拼尽了全力在自家的荷包里积攒了一点点闲钱,圆自己的梦想,不够。满足自己一腔俗心愿,比如,把童年没能吃遍的美食都吃一遍,也不能够,因为血压高了血糖高了还有许多不该高的指标都不同我们商量地高了。我们徒劳地慢慢去接近夕阳红,“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这样的唱词能戳中我们的泪点,是比我们年轻的70后和80后所不能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