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卡森•麦卡勒斯的小说我没有全部读完,但就我读过的几部中,《没有指针的钟》是比较异样的一部。《伤心咖啡馆之歌》和《金色眼睛的映像》都充斥着特别自我的个人化描述,而《没有指针的钟》,卡森试图扩展自己写作的空间,在不大的篇幅里,她让三条线索并行,一条是被遗弃的黑人少年舍曼苦寻亲生母亲,一条是暮年的老法官苦守种族歧视法条,一条是人到中年的小药店老板马龙遭遇绝症。三条线索并行,看来只是卡森的主观愿望,除了舍曼和老法官这两条线索因为老法官的孙子而有些勉强地扭结在一起有了在这些人物的交集外,三条线上的人物是各行其是的。如此,三条线索成为检验卡森理解她所生活的美国社会能力的依据。
显然,对有色人种,卡森的成见就在那里。有着蓝色眼睛,黑色皮肤的混血少年舍曼,被卡森写得那么混蛋,对老法官的孙子粗暴无理,对老法官欺哄瞒骗,对老法官家的黑人女佣恶语相加••••••写这本小说时,美国社会正处于黑人社会地位变革中,被疾病羁绊住脚步的卡森,无法参与剧烈动荡的社会变革,她因循守旧地塑造的舍曼,是那个时代的白人对肤色理解的缩影。
至于老法官,是卡森对她所生活的时代各种社会问题的代言人,也是这部小说安放三条线索的必要人物。我们搁置老法官一系列垂死的认知不加评论而只从写作技巧的角度判断老法官的价值,如果没有他,马龙和舍曼怎么能同时出现在卡森小说的同一时空里?事实上,在《没有指针的钟》里,舍曼跟马龙没有半点关系。
阅读《没有指针的钟》,最有价值的是清晰地看到了一个健康的中年人从获知自己罹患绝症到叹息一声无奈告别人间心理渐变的过程。收到诊断书还能非常绅士,按照医嘱治疗身体依然每况愈下后,马龙内向的性格开始向外长出尖锐的刺来,最先伤害的是自己的至亲能干的妻子。病人马龙的各种反应,是一个病人反应的最准确显现。至于回光返照时内敛的马龙过度的喜悦以及弥留之际对妻子的依恋,是卡森书写纠缠于病榻的病人最准确的段落。所以,这部小说最出彩的部分,是围绕马龙展开的。这些片段之所以能成为《没有指针的钟》能与卡森其他作品并肩的依据,因为那是久病的卡森苍凉的投射。没有什么比握有如椽大笔的作家书写自己内心的作品更打动人的了。
显然,对有色人种,卡森的成见就在那里。有着蓝色眼睛,黑色皮肤的混血少年舍曼,被卡森写得那么混蛋,对老法官的孙子粗暴无理,对老法官欺哄瞒骗,对老法官家的黑人女佣恶语相加••••••写这本小说时,美国社会正处于黑人社会地位变革中,被疾病羁绊住脚步的卡森,无法参与剧烈动荡的社会变革,她因循守旧地塑造的舍曼,是那个时代的白人对肤色理解的缩影。
至于老法官,是卡森对她所生活的时代各种社会问题的代言人,也是这部小说安放三条线索的必要人物。我们搁置老法官一系列垂死的认知不加评论而只从写作技巧的角度判断老法官的价值,如果没有他,马龙和舍曼怎么能同时出现在卡森小说的同一时空里?事实上,在《没有指针的钟》里,舍曼跟马龙没有半点关系。
阅读《没有指针的钟》,最有价值的是清晰地看到了一个健康的中年人从获知自己罹患绝症到叹息一声无奈告别人间心理渐变的过程。收到诊断书还能非常绅士,按照医嘱治疗身体依然每况愈下后,马龙内向的性格开始向外长出尖锐的刺来,最先伤害的是自己的至亲能干的妻子。病人马龙的各种反应,是一个病人反应的最准确显现。至于回光返照时内敛的马龙过度的喜悦以及弥留之际对妻子的依恋,是卡森书写纠缠于病榻的病人最准确的段落。所以,这部小说最出彩的部分,是围绕马龙展开的。这些片段之所以能成为《没有指针的钟》能与卡森其他作品并肩的依据,因为那是久病的卡森苍凉的投射。没有什么比握有如椽大笔的作家书写自己内心的作品更打动人的了。
前一篇:适度的阴郁——《金色眼睛的映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