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线头都在空中飘忽——《枯枝败叶》

(2013-09-09 13:25:05)

  

大夫来到马孔多上校的家里。上校不认识大夫,可还是热情地接待了他,并让他住进了家里走廊上临街的那间屋子,一住就是六年。上校的通行证是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的亲笔信,可是,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在信里都写了些什么?马尔克斯终于还是含糊了过去,只让上校容忍大夫的种种异端:吃草、顶着大夫的名头却对病人爱理不理、让女佣梅梅怀孕、将自己跟马孔多隔绝开来。显然,大夫的行径激怒了马孔多小镇上的居民。上校明明知道自己如果违逆马孔多的意愿给上吊身亡的大夫收尸的话,自己乃至女儿和外孙将成为马孔多的敌人,他还是带着女人、女儿又带着她的儿子走进那扇对马孔多已经关闭了数年的大夫家的家门,面对已经枯死的大夫。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在信里到底对上校说了什么?让上校在怪异又诡异的大夫面前唯唯诺诺、马首是瞻?真让人好奇。

还让人好奇的,是上校的第二任妻子阿黛莱达对大夫的态度。阿黛莱达后来对大夫的态度嫌恶得不得了,她无法理解丈夫让这个她眼里的无赖在家白吃白住数年,她无法理解在大夫勾引走家里的女佣梅梅后丈夫还宽怀以待,她更无法理解丈夫会冒马孔多之天下大不韪去为大夫收尸,所以,她决绝地拒绝了丈夫要她同去收尸的邀约。但是,大夫甫一到上校的家,因为是不速之客,大家都以为当天的晚餐会很将就,事实是“这桌菜可不是拿来凑数的。桌子上光彩夺目,铺着新桌布,盛菜的碗碟是专供圣诞节和新年夜家宴使用的中国瓷器”。说起阿黛莱达叫他人吃惊的对这一顿晚餐的安排,马尔克斯躲躲藏藏地说,阿黛莱达错把大夫认作了另外一个人,谁呢?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的亲笔信一起,构成了《枯枝败叶》两个无解的谜。

很多因为《百年孤独》而迷恋马尔克斯的读者,回头来读马尔克斯的处女作《枯枝败叶》——只能通过译文阅读马尔克斯的读者,也只能这样,从《百年孤独》开始,译家翻译哪一本继而是出版社愿意先出版哪一本,我们就先读哪一本。这种读法的问题是,用小说表达自己成长轨迹的马尔克斯,在我们的脑子里是混乱的——通常这样解释马尔克斯埋伏在《枯枝败叶》里的两个谜:一个伟大的有抱负的作家根本不在意故事的开阖,他在意的是起笔就构造出贯穿自己一辈子创作的气氛:孤独。这倒也是不错,不知何故落魄到马孔多的大夫,虽然见证了马孔多因为香蕉公司的进驻而盛极一时的繁荣,可那是马孔多的繁荣,与大夫无关,于是,马孔多灯红酒绿的那段日子,他和梅梅“闭门造车”过一种自给自足的生活。而马孔多凋敝了,孤独的大夫愈加孤独,终于违拗不过命运的算计,被孤独逼入绝境的大夫,孤独而死。

资深马尔克斯的读者说得一点都不错。我一个当年败在《百年孤独》面前的读者,更能接受《霍乱时期的爱情》这样有始有终的叙述,把《枯枝败叶》读到最后一页,居然没有找到上校为什么接纳怪癖的大夫以及阿黛莱达到底将大夫错认为谁的答案,总觉得还没有将《枯枝败叶》读完。

既然这样,我不揣冒昧地猜测,作为一本处女作,马尔克斯的大家风范还在初始阶段,随母亲回故乡触发的创作灵感,彼时的马尔克斯还没有能力架构成后来获得诺贝尔文学家的《百年孤独》,所以,《枯枝败叶》是《百年孤独》的毛坯,许多线头他还照顾不周全只好让它们飘忽在空中。

但是,大家的气象已露端倪,所以,像是没有结局的故事,我们一样读得津津有味、欲罢不能。这样,是不是可以重读《百年孤独》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