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金小号和英伦巴洛克

(2013-06-26 12:57:51)
标签:

杂谈

黄金小号和英伦巴洛克——艾莉森·巴尔松和苏格兰合奏团音乐会。美女艾莉森·巴尔松,小号吹得嘹亮有婉转,上次是听她与上交合作的海顿小号协奏曲。

8把小提琴,3把中提琴,2把大提琴和一把低音提琴,外加一架羽管键琴,这就是苏格兰合奏团的全部“家当”了。或许,这就是巴洛克时期一直乐团的真面目了。大雪纷飞的夜晚,乡村里的人们欢聚在一处听乐团演奏,欢快也好忧伤也好,都是“能饮一杯无”的情趣。

因为都是巴洛克时期的作品,且都是小作曲家的作品,阿尔比诺尼的也不是我们熟悉的《柔板》,所以,是一次新鲜的听觉旅程。

下半场一下子改头换面——大牌来了。谭盾算不算?《卧虎藏龙》,有人说是一部有出处的作品,不会吧。担任主奏的是二胡,谭蔚小姐一袭红得夺目的长裙,胸前还缀满了闪闪发亮的饰品,在全着黑衣的苏格兰合奏团团员里头,跳跃得想忽视都不可能。尽管如此,二胡的表现力远远不及大提琴,所以数度听着熟悉的旋律我的眼睛情不自禁地扫向边上的两把大提琴。不是妄自菲薄,两位大提琴手没有马友友名声大噪,可是他们代替二胡完成谭盾的《卧虎藏龙》,一定比我们听到的二胡悦耳。

二胡退场后,是两部亨德尔的作品。前一部,是合奏团的演奏,后一步加入了艾莉森的小号。两部作品虽小,却具备了交响乐和协奏曲的形制,会不会是交响乐和协奏曲的雏形?而今听起来犹如明清小品文,意味全都在悠远的音符里。

美女的小号也是到了下半场一收上半场的“缺斤少两”,她状态来了。亨德尔的作品自不待言,加演的两个小品,像是电影音乐,有高雅的通俗之美。

古典音乐在这座城市的某几个角落,静雅地绽放着发出持久的暗香。名团的票子会早早地售罄,室内乐也越来越拥有固定的乐迷。相比之下,倒是这样规模的乐团,是漂浮在半空中的奇葩,叫人不容易接受。许多人觉得他们是从大乐团里抽离出来的小分队到中国应付乐迷的,所以,上座率不高,就是到现场的乐迷,也有不少听着音乐小有腹诽。我却十分享受这样规模的乐团,除了上海舞台上动辄百余人的大乐团轰轰烈烈地演奏名家名作少有这样规模的乐团外,他们用古雅的形制演出典籍里的珍品,是三两知己谈古说今的雅趣。

所以,将这场音乐会的曲目记录在下,以纪念这样少有的音乐会:

上半场,本杰明·布里顿《简易交响曲》阿尔比诺尼《降B大调双簧管协奏曲》op.7之三、杰米尼亚尼大协奏曲《佛利亚》、詹姆士·迈克米兰小号协奏曲《六翼天使》。

下半场,谭盾《卧虎藏龙》二胡协奏曲,亨德尔《D大调组曲》HWV341,亨德尔《降B大调大协奏曲》op.6之七。霍斯特《圣保罗组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