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寻找我们的小糖人

(2013-06-23 20:38:58)

寻找我们的小糖人

令你爱恨交加的考试季暂时降下帷幕,悠长的假期就在眼前。

用什么作为这一个假期的“开幕式”?我推荐一部纪录片《寻找小糖人》。

2013年奥斯卡奖最佳纪录片《SEARCHING FOR SUGAR MAN》,将片名翻译成《寻找小糖人》,有些儿童有些喜剧。其实,这是一部寻找一位名叫西斯托·罗德里格斯摇滚歌手过程的纪录片。只是因为罗德里格斯出道时唱的一首歌的歌词里有“SUGAR MAN”这个词,他便有了一个外号“小糖人”。那么,小糖人到哪里去了需要我们去寻找呢?原来上世纪70年代,小糖人的作品以及他的歌喉虽然得到了唱片公司的青睐并为他出了2张唱片,在美国本土却无法打破僵局,藉藉无名之下歌声养活不了罗德里格斯,他淹没在人海中。奇迹在30年后发生。不知道是谁把罗德里格斯早年的唱片带到了南非,他成了南非一时无俩的最走红的歌星。那么,这个用歌声打动那么多南非歌迷的男人现在在哪里呢?有人说他自杀了有人说他被大火烧死了。《寻找小糖人》的导演马利克·本贾卢勒采用了一种侦探式的拍摄手法将主人公给寻找出来。

文章读到这里,你会不会疑问:推荐这样一部影片作为今年暑假的“开幕式“,是不是要让我们过一个福尔摩斯式的或是波洛式的假期?非也。前文说到,当罗德里格斯发现自己在创作上的才情以及天赋的歌喉无法养活自己后,就淹没在了茫茫人海里,那么,在被影片的导演找到前的30年间,罗德里格斯在哪里在干什么?他在芝加哥做建筑工人,他上房修屋顶、背着冰箱上楼、清理装修现场……他出卖体力养活一家数口。出现在镜头里的罗德里格斯因为体力劳动身形依然健硕,可是比起他早年演出时的一张背影照片,已不那么挺拔。一个歌手的青春年华竟然“荒废”在建筑工地上,我们来听听罗德里格斯是怎么抵挡导演的煽情的:做建筑工人也挺好,锻炼了身体。

你可以说罗德里格斯很淡定,明明是自己的才华未被公众识得从而自己的大好年华废弃在了碌碌无为中,他却能非常自得地认为做歌手做建筑工人都是不错的职业选择,所以做歌手无果没有成为罗德里格斯颓丧的理由。或许,在罗德里格斯看来,歌手是理想,做建筑工人凭借自己的体力优势挣得一家老小的温饱,就是一种脚踏实地的生活态度——这何尝不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持有的生活哲学?虽说校园是培育理想的地方,可是,升学压力已经多多少少让我们见识到了现实的残酷。美好的理想和残酷的现实总是会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绞杀成一团,这时,我们应该如何是好?《寻找小糖人》的主角罗德里格斯用他的故事告诉了我们,理想总是是远方,需要我们脚踏实地地一步步追赶。

不过,将《寻找小糖人》推荐给我的朋友对该片有着更高层次的认同,他说:“当满街都是喧嚣之人,急切地为自己加冕授勛,追寻着著作等身,其实我们是不是都忘了,创作的核心在真诚,在诚恳的面对自己。是诚实;是信念。放不下虚名,就贴不近自己。有没有超越自我,写作者自己心里最明白,超越才是真实的肯定。真有创作才华之人,就算在瓦砾废材里,亦能见到高贵的灵魂。”作为出版人,朋友此话所指非常明确。而我,从中读到的是,即便身陷瓦砾废材,也请不要忘记自己的理想,因为高贵的灵魂只青睐不放弃理想的人。

让我们共勉:一路上别忘了寻找我们的小糖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