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村

标签:
杂谈 |
到美国村之前,它如同万座毛、海洋馆、国际通等一样,是冲绳的一个景点,所以,同伴中有人问到美国村距离我们居住的微笑酒店很远时准备退却了。我有些犹豫了。感谢我自己,没有随他们迅速地打退堂鼓而是犹豫,他们为照顾我的情绪决定还是去美国村。
因为远,我们选择去汽车总站搭巴士。汽车总站距离我们的酒店不近,我们打算打的到汽车总站。你也知道,日本的出租车司机都是老头。这位老先生一点英语都不懂,跟我们比划了半天不明就里后,就打电话给他熟人中略通英语的,先让我们跟电话那头通话,又自己跟电话那头通话,挂了电话后一个拐弯就让我们下车说汽车站到了。拜托,我们要去汽车总站不是汽车站!只好回酒店问大堂的值班人员。你猜怎么着?老先生是对的,去美国村的公共汽车不需要去汽车总站,这个汽车站就可以!
见我们几个人围着站牌讨论得热火朝天还是辨不清方向,一位很潇洒的开出租车的老司机过来搭讪说出租车开到美国村要4000日元,他愿意3000元送我们到那里。太贵了,我们继续研究公共汽车。求助了一位女保安后,我们吃惊地得知,如果搭乘公共汽车去美国村,每个人的车资是1000日元。还有什么可犹豫的,我们是4个人!
出租车载上我们向着“嘉手纳”方向进发。的确不近,如果司机不是跟我们谈的是定价而是任由计价器往上跳,此刻我们要心惊肉跳了。因为没有后顾之忧,我们可以尽情享受车窗外的风景。距离目的地越来越近时,哪里还有风景,大片大片的土地被铁丝网围了起来,里头整齐划一地停放着同样型号和规格的大巴、悍马、集卡等等明显是美国烙印的东西。日本,蕞尔小国,却眼睁睁地让出这样大片国土给美国人使用,并不得不接受这样一种民间称呼:美国村,还觉得自己是膏药旗红圈里的一滴血的日本人,会是什么心情?可是,年轻的日本人似乎更在意自己银行账户上的数字,所以,当日本村里还见不到一个美国大兵时,日本年轻人开的人气小店已经暄腾腾地开门营业了。
大码的衣物铺天盖地,于是我们相信这些小店是专为美国大兵开设的。只是,由万里之遥的美国为着一份契约来到日本的美国年轻人,大概只求时光飞逝如电好让自己早早服完兵役回到家乡,怎么还有心情光顾这样的小店?我的猜测毫无道理,很快,我就看到各种肤色的美国大兵开始穿梭在小店间,他们稚气未脱的脸显示他们或许未及20岁,他们一脸轻松地闲逛着可能是因为觉得和平年代的兵与民差别只在于前者要住在兵营后者可以天天回家吧,问题是他们的祖国在远方他们不远万里来到日本冲绳一个叫嘉手纳的地方,难道没有让他们嗅到令人不安的气味?
走过各种小店,就是海滨了。冲绳的天空跟明净,像我们习惯了雾霾的眼睛乍一看冲绳的天空,会觉得刺眼。这样的透明度,纵然是阴沉沉的天气,都能看到无限远。站在海边,风在耳边呼啸,灰蓝色的海水一浪接一浪地涌到岸边,真是惊涛拍岸!这样的天气,这样的海浪,到冲绳这个名副其实的美国村来,真是太合适了,情与景在这个时刻完全融合在了一起,复杂的滋味也就在这种融合中急速地交替着,所谓体验,在这瞬间有了真切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