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结构也是故事?——阿乙的新作《春天》

(2013-01-27 21:41:50)

看到新年第一本《收获》的目录,我说我最期待的是阿乙的新作《春天》。《收获》编辑部似乎也是这么期待的,所以将《春天》放在了头条。

我得承认,这是一次艰难的阅读:一个粗鄙的引子以后,一个以“我”的面目出现的男人用“我老婆过去的同学”作为开场白一次次地与警察周旋。警察为什么要一次次地找“我”?因为“我”的房客春天非正常死亡了。春天是一个小姐……我不喜欢这种题材的小说。当赖以生存的周遭变得越来越乌七八糟的时候,小说的功能就是透一点杏黄色给我们,我以为。我还是“跋山涉水”地读完了《春天》,有一点赌气的成分在里面:看你云山雾罩的,不就是一个死于非命的小姐引发的围观事件吗?我倒要看看你是如何将一个几乎每天都在发生的里巷故事上升为有得咂摸的文学作品的。

你就是阿乙。

当“我”数度聪明而又侥幸地从警察的怀疑里滑脱后,《春天》已经进入的第10小节,春天死亡的真相开始显影。只是,阿乙结构小说的手法很越矩,先给我们看的是一张冲洗过程已然完成从而非常清晰的照片:“我”借与她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谎言诱骗春天跃入浑浊的河水。接下来的一张:春天与“我”和让她住进来的“我”妻子小莉交恶。接下来的一张:小莉拥住再次被男人欺骗的春天劝慰着,“我”在一旁胆战心惊(当读者已经了然“我”就是凶手了,这样的倒叙还有什么令人惊诧的价值?)。第4张,春天开始用她的老伎俩报复“我”。第5张,春天用当众发难的方式提醒“我”,始乱终弃就要你好看!

《春天》的第10节到第14节,阿乙通过陈庆也就是“我”的眼睛还原了导致春天死亡的5个场景,用的是倒叙的艺术手法即将谜底事先公布,除了阿乙有足够的信心觉得读到《春天》的读者就是知道了谜底也会饶有兴致地将《春天》读完外,最重要的原因在于,阿乙志不在于写一个刑侦故事。我这样的读者蛮配合作家的意图,随作者倒着看到春天向“我”公然发难时,很是好奇:相貌平平、穷愁潦倒的资深小姐春天,是怎么俘获到老同学的丈夫的?

接下来的5个小节,阿乙平静地叙述了陈庆与春天从第一次见面到恬不知耻地交颈搂抱继而互相攻讦的过程。直到这时,我似乎才触摸到阿乙这篇小说从缥缈在作者脑海里的思绪变成读者也能感受到律动的枢机:这个社会上的男人和女人之间已经无所谓爱与不爱,有所谓的只有性能力。不是吗?春天和陈庆何以反目?阿乙洞察到是因为他们在那么年轻的时候已经性无能,原因呢?欲望无度。

从《诗经》开始一路延展至今的男欢女爱的动人故事,竟被当下的男人女人糟践得只剩下了赤裸裸的性。要不,我们顺着阿乙的叙述方式审视一下看似欣欣向荣的社会,峨冠博带之下是不是一如春天和陈庆之间的所谓情爱?

结构也是内容?看来是的。所以,阿乙他们这一代作家会不忌惮故事平庸。平庸的故事经由高标的结构包装,照样熠熠生辉。

我是个乐观主义者,从来不相信地球末日之说,从来不相信石油用干以后人类会束手无策。读完《春天》,是夜难眠,不为文明之塔倒塌之虞,只为春天。

如果揉碎阿乙的《春天》按照我们习惯的思维方式去组装阿乙笔下的春天,真是一个生活中到处能见到的人物:出身不久就被父母抛弃,还未成年就处处为家又处处不是家。希冀从男人那里获得家的温暖,结局却是一次次被糟蹋一次次被像垃圾一样丢弃。让这个女人于是劣迹斑斑:偷东西、撒谎、粗鄙不堪……每当在路上遇到婴儿车里的婴儿,我都会猜一猜,这个粉嫩的宝贝将来会是谁?每一个人在人生出发处都是一样的,没有一个人天生是贱人。春天是怎么变成贱人的?

结构里的故事原来是这个问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