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7秒钟用来干什么?

(2013-01-25 15:52:49)
标签:

杂谈

上周末参加“上海市中学生古诗文大赛”的颁奖大会。大赛的个人奖项在仪式之前已经盖棺论定,只有高中组的团体名次,要通过颁奖仪式之前的知识抢答题的方式决选出来。

此回参加团体决赛的6所学校都是沪上名校,必答题、选答题、抢答题,看图说话、对对子、句读题等等几个环节以后,6所学校的分值从起起伏伏到了1所学校一骑绝尘、2所学校紧追不舍、3所学校望洋兴叹的态势。比赛嘛,这样的局面当在意料之中,出人意表的是落在最后面的那所学校,几乎是全体中学生心目中的头牌,且一直以文史哲的见识见长。真不能想象,一所学校如果决定抛弃自己的办学特长以后,其衰退起来可套用一句“病来如山倒”来形容。

决赛环节中,最好看的是综述题。综述题的要求是场上每所学校的三位选手在看过大赛组委会给出的一篇短文后,按题意思考一分半钟以后用3分钟口述出自己的答案。

给进入到团体决赛6支队伍的题目,不是等闲之辈,所以,有的学校的选手经过1分半的思考和议论后,3分钟的口述还是疙疙瘩瘩甚至词不达意,都在评委的意料之中,所以他们给各支队伍的分数多半是中庸的,分差几乎不能改变先前各队积累起来的名次。以为这一轮就在平庸中完成比赛时,惊喜来了。

送给我们惊喜的。是来自上外附中代表队,3个女孩组成的这支队伍,前面几轮虽然波澜不惊,但是她们以自己的稳定发挥,保持着竞争冠军的可能性。这一轮,她们抽到的题目是介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创作特色并举一个中国古代文学史中有类似创作风格的作家的作品。这是一个不那么容易回答的题目,越过了“古诗文”这个界定此项赛事词语的界限。3个小姑娘经过热烈的讨论和冷静的思考后,一个长相清秀的女孩代表上外附中回答问题。说莫言的创作很魔幻,没有问题。可是,哪一个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作家可比拟莫言的这种风格呢?她们选择说说庄子。没有问题。可是,庄子难说呀,我们屏息静气地侧耳倾听,这个秀丽的小姑娘不仅不陌生庄子,对庄子的《秋水》,简直熟到了一定程度,所以,回答的后半段,她简直是侃侃而谈、言之成理出口成章。叫人欣喜的还有,前面一所学校的一位代表在回答问题时,内容不错,可是他没有抑扬顿挫的表达,让他失分。上外附中的这位女孩,像是受过演讲训练的,听她讲话,悦人耳目。

口述完美地完成了。主持人告诉上外附中参赛队,还有7秒钟。女孩们愣了愣,头碰头商量了一下,清秀女孩开腔撑满了7秒钟。可是,这7秒钟与前面完美的答案南辕北辙,于是就成了难看的尾巴。一位来自出版社的评委已经给了她们100分,在听过7秒钟的狗尾续貂后,将100分改成了90分。

7秒钟用来干什么?对女孩们来说,就像是一张写好答案的考卷上的空白处。老师们总是告诉我们,不要让试卷有空白处,在主持人告诉上外附中代表队还有7秒钟时,她们大概想起了一个个老师对她们说过的这句话。

需要补充的是,上外附中最后获得了大赛的银奖,距离金奖的分差是5分。最后的胜负手看起来是女孩子们动作慢了没有抢到最后一道抢答题的回答权,可是,如果她们让那7秒钟留白的话,抢不到那道题她们也是冠军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