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约翰·施特劳斯圆舞曲乐团2013上海新年音乐会
(2013-01-04 12:55:06)
标签:
杂谈 |
到过维也纳两次,知道这是一座被音乐淹没了的城市。不能移动的,是遍布在维也纳街头巷尾供演出团体使用的大小音乐厅、教堂;能够移动的,是几乎都会一种乐器的维也纳人。第二次在维也纳,被台湾籍导游忽悠去听了一场约翰·施特劳斯圆舞曲音乐会,其实就是颇有音乐素养的维也纳人娱乐自己顺带着让我们这些外乡人娱乐一下的方式。
年年都有新年音乐会,唯独今年的新年音乐会品种繁多,但它们都没有让我动心。如果不是朋友好意送我两张昨晚的“维也纳约翰·施特劳斯圆舞曲乐团2013上海新年音乐会”票子,我不会去听上海任何一家剧场的新年音乐会。
既然听了,不妨就这场音乐会说几句。
1.东方艺术中心音乐厅的大门外竖着一块硕大的牌子,上书“某某区迎新晚会”,看来,这场音乐会是由一家基金公司赞助兼有某区迎新活动的功能。迎新晚会从酒桌移步到音乐厅,是一件好事,问题是拿到赠票的各位领导是不是应该拨冗出席一下呢?如若自己实在无暇光顾,可否将自己的票转赠给需要音乐的人?我的座位能够俯视东艺音乐厅顶级位子区域,发现第3排几乎整排虚位以待,它就像疤痕粗暴地横在昨晚的东艺音乐厅里无言地诉说着什么。
2.近两三年来我多次踏足东艺音乐厅,昨晚是我看到的东艺引坐小姐、先生最忙乱的一次。当然不是引坐,而是举一块显示屏到违反剧场纪律的观众面前。显示屏上,一会儿显示“未经允许请不要摄像拍照”,一会儿显示“场内谢绝食品饮料”。此举固然是为了让我们这些遵守纪律的观众更好地享受音乐会,可是,这么多块显示屏东亮西亮的,亮过之后小姐们的高跟鞋敲击地板的“得得”声,真心影响我们呵。当然,凡是决定进入音乐厅的我们,就要甘愿忍受剧场的诸多“不许”,我以为。我前排的一对母子,已经迟到,甫一坐下,不是听音乐,而是赶忙拿出手机对准舞台一通乱拍。说实在的,每一场音乐会过后不久,网上就会有最精美的照片,难道不比你用手机拍出来的好?我前排还有两个红衣少年,那可真叫是忙乎,一会儿吃东西,一会儿喝水,一会儿说话,引坐小姐一次次干预他们所谓的自由后,他们居然撩拨起人家来,明明在翻看手机里的短信,却故意将手机对准舞台。他们还真成功地将引坐小姐逗引来了,一次又一次。
3.就算是临时拼凑起来的一个乐团,说实话,昨晚出现在东艺音乐厅舞台上的所谓“维也纳约翰·施特劳斯圆舞曲乐团”水平还不错,特别是管乐。我要说的问题是,到了今天,远道而来的乐团该用何种方式取悦中国观众?说几句洋腔洋调的中国话吗?昨天,小提琴手兼指挥还真说了,甚至还“恭喜发财”云云,果然引得全场掌声和欢笑声,这种互动让我如坐针毡,还小肚鸡肠地觉得人家是表面迎合内心不屑。这种不屑,体现在曲目安排上,说是圆舞曲乐团的演出,能显示施特劳斯家族水准的圆舞曲、波尔卡我一曲都没有听到,而下半场安排的一组俄罗斯曲目:《拉拉主题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和《雪球花》,他们弄得也太业余了,分明是应付。而现场观众的反应,会让人觉得我们的欣赏水平是跟糊弄出来的曲目很相当——但愿我又一次小鸡肚肠了。至于进一步的应和,中国乐曲《天路》和《走进新时代》,人家刚刚奏出一个引子,观众席就掌声雷动,竟让我有些难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