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斯
标签:
杂谈 |
最早听说世界上有尼斯这个地方,是通过西德电影《英俊少年》。海因切为解救遭人栽赃的爸爸,追踪对手到尼斯,在蓝色大海上的白色邮轮里,与对手周旋起来。
尼斯,就这么与其他城市有了不一样的情感色彩。
从霞慕尼到尼斯,算是此行中路途最为遥远的一段,从上午九点出发,经过两次休息站休息,才于下午四点到达尼斯。匆忙赶路,无暇吃一顿安稳的午餐,只得在休息站披萨、土豆地应付过去。不过,休息站地属意大利,本次旅行没有到意大利的计划却在意大利吃了一顿午餐。
要感谢中国移动。欧盟以后,它们之间的国境线已相当模糊,是中国移动的短信提醒,让我们及时意识到已出了法国到了意大利。
服务站的食物就是潦草,世界各地均如此。一块牛排,那天在霞慕尼一家小披萨店吃,餐刀一划就能切碎,闻起来一股原料的香气,口感也是鲜咸适度。服务站的牛排呢?要用餐刀拉上数次才能切出一小块,还未必咬得动,至于滋味,忽略不说了。
怏怏地丢下不好吃的牛排继续上路,给予尼斯的想象更大了。
蓝天、白云、红瓦白屋、幽蓝海湾,我们都被眼前的美景惊呆了,须臾以后才有人醒悟过来举起相机。谁也没有意识到,这就是尼斯。
尼斯到了。一边是地中海特有的幽蓝与拥挤在海湾里白色邮轮搭配盛的尼斯风光,一边是古老建筑里摆擂台似的香奈儿、Gucci、lv、爱马仕等等世界一线品牌竞相以矜持的姿态设下甜蜜的陷阱。怎么办,是许多女人立定在尼斯最美丽和最繁华的街头两难的选择。我选择海湾。其中的原因是无力消费一线品牌和不认同不顾一切消费一线品牌并举。
尼斯的外滩,不见黄沙,满目都是鹅卵石。鹅卵石被大海冲刷得柔软了?那么多尼斯的男女老少铺一条浴巾就躺了上去。盛夏。上帝眷顾尼斯,海风没有丝毫的海腥味,虽然骄阳似火,你只要躲在阴凉处,就惬意无比。可在阳光下片刻以后就汗流浃背。尼斯人似乎特别享受汗流浃背的感觉,他们不下海就让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不懂得其中的滋味是什么。
离开滨海的尼斯,穿行在尼斯老城里寻找饭店,也是美好的过程。见多不怪的法国人就这么与老城和谐相处着,老也好破也好,老城已成为尼斯人的一份子,所以,走在尼斯的街道上,像是在跟一个尼斯人说话。如是,尼斯火车站就是端庄优雅的老妇人了,岁月已对她无可奈何,她也就兀自以自己的风姿向南来北往的客人自己所代表的尼斯的那一份美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