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浦东一间房新解——读小说《东岸纪事》
(2012-05-18 12:07:06)
标签:
杂谈 |
还没读到《东岸纪事》时,就听作者夏商标榜这部新作是要写成浦东的清明上河图的。捧读之初,是按照清明上河图的标准对应的,可是,读着读着就不耐烦了,于是哗啦啦地往后翻,觉得从体量上讲,《东岸纪事》也许够得上清明上河图,要说小说写了什么,与张择端的画卷《清明上河图》比较,画卷是明亮的蓬勃的市井生活图景,《东岸纪事》是阴暗的颓丧的都市里的乡村的末路。
从《东岸纪事》里进出的人物可谓多矣,从场场有戏到露一回小脸的,作者给予他们的只有字数多寡的区别,没有塑造得强弱的区分——这一点非常难能可贵。网络写作甚嚣尘上的当下,许多小说中的许多人物都是作者笔下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短命符号,而《东岸纪事》中的每一个人物,都被夏商写得颇有性格,乔乔、崴崴、马卫东、刀美香、梅亚苹……在我断断续续阅读《东岸纪事》的过程中,他们一个个栩栩如生地出入我的脑子,尽管他们中的每一个人我都不喜欢。我不喜欢他们的理由是,他们太污浊。
乔乔,是《东岸纪事》的女主角。这个从都市里的乡村考出来的女大学生,因为未婚先孕被开除被鄙视,就破罐子破摔成了乡村里一个肮脏男人的姘头,且不是那个肮脏男人唯一的女人。这以后,她嫁一个窝囊但看上她美貌的男人马卫东,离婚;以后,她傍上崴崴后被人家抛弃只好跟一个刑满释放人员小开一起盘算以后的日子。
崴崴,傣家土司的后代刀美香遭人强暴后的意外收获。这个双胞胎兄弟中的哥哥,随母亲跟着上海知青来到浦东六里后,偷鸡摸狗开赌场,还要在女人身上寻开心。尽管后来作者让崴崴洗白了钞票开起了饭店,就是这样,崴崴也是一个让人讨厌的混世魔王。
刀美香,这个《东岸纪事》中唯一的非上海浦东籍女人,在夏商的笔下,她似乎是唯一的亮点,当然是在她未被强暴的时候。生育了双胞胎后特别是跟着柳道海来到浦东以后,也是一天天地无赖起来。
梅亚苹,乔乔的妈妈,因为乔乔的作为与女儿擦肩而过也不相认。梅亚苹是不是浊世里的一朵青莲?非也,不带脏字不说话,人过中年却还要跟乡邻那些一见女人就迈不开步子的男人勾勾搭搭。
……
其实,一部《东岸纪事》里,不论男女老少,都是男盗女娼的货色。我不相信那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上海浦东六里乡众生相的真实写照。如果我的不相信是自以为是,那么,响彻那时上海浦江两岸的一句口号“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就有了新解。如若如作者所言,除了几件大事实录外,出现在《东岸纪事》里的人物、事件都是虚构的,那么,为什么要把那时候的浦东写得那么不堪?不,用不堪还不足以概括在《东岸纪事》了出现过的人和事,简直是污秽横流。
夏商被划归为后先锋作家。那些先锋作家,余华、苏童、格非等等,他们的一些小说也是写得玉体横陈、鲜血淋漓,读的过程也是会不流畅、不舒服,但是,读过之后会诚服于这种源自西方现代派的鞭辟入里的写法。或许,我应该丢开《东岸纪事》隔一段时日再来说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