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wumei2215
wumei2215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4,123
  • 关注人气:38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真累啊!——听洛林·马泽尔和英国爱乐乐团

(2012-04-04 17:13:46)
标签:

杂谈

我们停好车去往东方艺术中心时路过车库大门,看见一个年轻人身着燕尾服徘徊着。这样的打扮惹得你不得不注目于他,后来判断,他是当晚音乐会的另一个男主角,小提琴手陈佳峰。

四大小提琴协奏曲,现场已经听过三大,唯独领我入门的柴可夫斯基的这一部,无缘到现场聆听。这一回早早订下《洛林·马泽尔和英国爱乐乐团》音乐会的票子,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老柴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至于陈佳峰能不能胜任这部作品的领奏,说实话,听现场要看运气,有时候名家在现场也砸锅。当然,名家与初出茅庐者的最大区别在于名家的现场成功率更高。

我们幸运地遇到了特别成功的初出茅庐者。年轻真是好东西,那么多遍听老柴的小协,旋律流畅、胸臆辽阔、情思飞扬等等乐思我都感受到过,唯独血脉贲张,是陈佳峰让我那么近地感受到了。后来想一想,与洛林·马泽尔这样越来越稀见的大师合作,对陈佳峰一定是高山仰止久矣突然得以提携的惊喜,事后看到他接受采访时说能与年逾八旬的泰斗级人物合作“更多的是感恩。这样的合作机会来之不易……”所以,他会在音乐会开始前孤独地享受夜幕下还算清新的上海的空气。而彼时的孤独,带来的是他在舞台上亢奋的表现!熟悉的第一乐章,有不熟悉的不肯蛰伏的生气,而华彩部分,更是被他的技巧并情感烘托得格外情真意切,“扔掉技术,把音乐放在第一位,不再依靠习惯,而是跟从内心的真实感受”,这一段,同样来自陈佳峰音乐会后的答记者问。我这样音乐的门外汉,只好拿稍微懂得一点的文学比附,觉得陈佳峰已然进入王国维所言三境界说的第二层境界,所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在演员好状态的引导下,一直不那么入我心的第二第三乐章,也深深打动了我,以致几欲泪奔。

下半场伊始,电子显示屏上告诉我们马勒的第一交响曲《泰坦》耗时53分钟。此时,已是晚间9点。洛林·马泽尔年届82,上半场勃拉姆斯的《学院庆典》轻松活泼、老柴的小协波澜起伏,感情漩涡中游走了一个小时后,82岁的老人、音乐会真正的男主角洛林·马泽尔还能坚持到底?如果说别的作曲家的交响乐作品还有可供指挥及乐团休憩片刻的地方,马勒的作品,始终处于高度兴奋中,第一乐章贴合着时下“动如突兔”的春天的面孔,第二乐章靓丽而稳妥的豪情,第三乐章低回悱恻的默念,第四乐章大开大合的悲喜交加,如此跌宕起伏的53分钟,洛林·马泽尔的手势有跟不上趟的片刻,但是,深深镌刻在他脑海了的马勒,足以形成他独一无二的气场,稳稳地带领乐团走过青草地、越过险峻的高山和湍急的河流。

全场掌声雷动。不这样不足以感谢一个82岁的指挥家为一场音乐会的完美付出的所有。掌声还为英国爱乐的出色表现——我越来越觉得好的乐团不在于竭尽全力,而在于控制得恰到好处,他们在洛林·马泽尔的带领下,弦乐、管乐和鼓配合得层次分明却又融为一体。

鼓掌中我起立准备退场,因为觉得用掌声唤回老人加演一曲,实属奢望。猜怎么着?加演了,《纽伦堡的名歌手序曲》,那哪是返场曲目?!所以,真累啊,走出东艺坐到车里回家,感觉浑身如散了架似的再没有半点力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