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饱满的生命汁液——读史铁生最新发表的作品

(2012-01-18 15:43:29)
标签:

杂谈

《收获》新年第一期刊发了一年前离世的作家史铁生先生的一组作品。除了几封信札,都是作家2010年的新作,由是,读着滋味别样。

这种特别的感受,来自落在每一个篇什末端的写作日期,更来自这一组作品所表达的作家本人的内心世界。猝死,是对健康的肌体而言的。对史铁生,轮椅上坐了40年、肾脏衰竭了20年、血透了10余年后,死亡将至是徘徊在他脑际的阴影。脆弱的肌体灵魂通常特别敏锐,所以,史铁生2010年的作品里,生与死的缠斗始终是主题,《昼信基督夜信佛》:寻找可以安放灵魂的处所;《回忆和随想:我在史铁生》:对生存和死亡进行的哲学思考;《小小说三篇》:借笔下叫着各种姓名的人物传达作家对生与死的疑惑。说实在的,当作家往生至天国后,再读作家在生命最后时刻所做的如上思考,心头一阵阵翻滚的,是死一般的震颤。

尤其是喜欢小小说《借你一次午睡》和《给小水的三封信》。

完成于2010年12月3日的小小说《借你一次午睡》,写了一个在史铁生以往作品中几乎未曾出现过的意象:女孩苏苏被死去多年的女孩蒙蒙附体,醒转后非常奇妙地严丝合缝地穿上了蒙蒙生前的绣花旗袍。2011年12月3日,距离史铁生先生离开这个世界不到一个月了,他的身体特别是他的头脑大概隐约感觉到了死期,他在以小小说的方式来暗示,不,是明示爱他的读者,像他这样40年来以残疾之身苦苦思考命运多舛之下如何顺生的男人,即便死也是在不远处的彼岸。如此温暖的关怀,我们读来获得的不仅仅是慰藉,还有学着像史铁生那样用悲悯的情怀看人看世界。

为什么喜欢《给小水的三封信》?通过只言片语可猜测到小水是史铁生的外甥。2007年小水正处于青春期,标题为“孤独”、“恐惧”和“最有用的事”的三封信我读后最迫切的想法是推荐给我供职的报刊的读者对象中学生。一个用一支笔写出自己的世界、写出令我们景仰的高尚境界的作家,是有资格以青年导师的身份为青少年指点江山的,史铁生又是以自己的意志走出了肢体的困境,又给他青年导师的身份提升了一个位格。可是,在《给小水的三封信》中,史铁生丝毫没在意自己是一个作家、是一个身残志坚的作家的身份认同,而是把自己“降格”成与迷惘中的小水一样的悸动青年,说着孤独是什么,孤独感是什么,我们为什么会恐惧,恐惧感在人成长的过程中的意义,何谓有用的事又如何珍惜有用的事……难得的是,作家没有居高临下地作导师状,而是用“同甘共苦”的姿态与小水携手共同度过——当下,有丰富人生经验的成功人士好为人师者很多,但是,像史铁生这样肯蹲下身子与青年人共进退的成功人士,不多。或许是因为收信人是作家的外甥让作家抛弃了社会角色。我们幸运,这三封信在作家病故后成为公众读本,以致我们有可能通过阅读获得饱满的生命汁液。

《回忆和随想:我在史铁生》是这一组作品中读来最不顺畅的。这篇未竟稿还是关于生与死的思考。如果将史铁生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思考比作绳子,那它绳结不少。如此别扭的阅读,在史铁生的作品中从未有过,所以,有一个疑问:史铁生先生会同意将未竟稿《回忆和随想:我在史铁生》发表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