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探案小说《丝之屋》

(2012-01-20 21:25:53)
标签:

杂谈

  

读到《丝之屋》的最后一个字,所有的悬疑都大白于天下,只有此时,才有可能审视作者安东尼·霍洛维兹何以能获得柯南·道尔产权会认可,其著作《丝之屋》能归类到柯南·道尔众多享有世界声誉的探案小说。

首先,是语言。你很清楚《丝之屋》不是出自柯南·道尔的手笔,可是书读到十多页以后,被情节深深牵绊住的一个原因,是我已忘了这不是柯南·道尔写的福尔摩斯的故事。你看作者的行文方式多么柯南·道尔,诸如“你的注意力离开报纸后,转向了书桌旁的那块地毯,我清楚地看到你暗自微笑了一下。”“他举手投足间透着一种整洁和一丝不苟,使我想起了钟表匠。”“这本书是皮封面,很厚。我仔细端详,发现可以把钥匙塞进书籍和装订之间的缝隙”……细节永远是一部小说能够傲然文坛、俘获读者的杀手锏。也只有写过小说的人才深知创作一部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时要紧紧攥住细节不放手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安东尼·霍洛维兹娴熟的小说技巧使貌似柯南·道尔进阶到得了柯南·道尔真传的亦步亦趋之作。

其次,是情节。始于美国爱伦·坡的探案小说这样的文学样式,在英国茁壮成长,以阿加莎·克里斯蒂和柯南·道尔雌雄并峙的姿态稳固占据着世界探案小说的首席。英帝国的综合实力小步、持续地下降似乎也殃及了该国的文学创作,探案小说的重镇已经移至美国,如劳伦斯·布洛克、厄尔·斯坦利·加德纳、埃勒里·奎因等等,拜科技新发现所赐他们小说中越来越高智商的犯罪和侦破手段,深得探案小说谜的拥趸。安东尼·霍洛维兹重回柯南·道尔的轨道用老的写作手法写的一个新福尔摩斯的故事,怎么就能创下惊人的销售量佳绩?那就是情节在说话了。

小说有两路犯罪人马,一路是书名指向的犯罪窝点,一路是画商太太凯瑟琳策划的谋杀,它们忽而重合忽而分道,互相夹缠着将福尔摩斯遇到的案件难度慢慢推向高点,在让我们暗叹福尔摩斯的智商之高的同时,慢慢懂得了凯瑟琳为什么从小说的主线变成了副线而“丝之屋”则从暗处浮出水面成为《丝之屋》之所以获得种种荣誉和赞誉的原因。

原因是什么?丝之屋是供达官贵人娈童的销金窟。福尔摩斯距离丝之屋越来越近,惊扰了有钱人和有权人,终于沉渣泛起,甚嚣尘上——原来有钱人和有权人享用特权不是一时一地的事情,也不是一时一地的公众愤怒的对象。可怜的公众,无从让作恶的有钱人有权人下地狱,只好借用小说移情——这是《丝之屋》获得荣誉和赞誉的根本原因,而不是它真正超过了柯南·道尔亲笔写下的《福尔摩斯探案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