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的吃
(2011-10-07 22:19:45)
标签:
杂谈 |
10月4日上午九点多离开永安去福州。
在永安的最后个早上,不吃到同事说过多少遍的蛋饼,到底不甘心,7点半我们出宾馆按照依稀的记忆找寻过去,没有蛋饼的摊档。后来知道,永安最著名的这个做蛋饼的老头,只在自己愿意的时间才出来,那么,他在乎赚钱,但更在乎赚钱的过程是不是舒心,是吗?有同样心态的,还有那位卖牛肉丸的老太太,所以,我们遗憾地错失了蛋饼后一路寻牛肉丸而去,依然无果。吃什么?漏过一家又一家龙岩牛肉面点,漏过一家家卖扁食、粿粉的小店,见燕江东路路口一家早点店人很多,就过去。店主正守着两口大锅等待客人需要了就从锅里盛出一碗递给他或她。我研究了一下锅里的食物,左边一锅糊状的飘着菜叶,右边一锅像是米粥可里头的青菜和肉末让我有些不能确定它是什么。我指着左边的锅问:“是什么?”“锅边糊。”“那一锅呢?”“皮蛋瘦肉粥。”是吗?我不知道锅边糊是什么,但是皮蛋瘦肉粥我应该认识啊,那么,就是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皮蛋瘦肉粥。我各要了一碗,又买了两只油饼一笼菜肉馅的福建小笼。皮蛋瘦肉粥看上去跟我常吃的不一样,锅边糊?有一点上海菜泡饭的意思,只是细碎的粿粉替代了米饭,只是,海鲜边角料替代了肉丝。早上,永安的风有些凉了,喝半碗锅边糊喝半碗皮蛋瘦肉粥,通体畅达;再吃上一个中间空着有大量葱花的油饼,万事足就是当时的心境了。
提着行李在相约的地方等同事一块去火车站,须臾,收到一条短信,她说要晚到10分钟,我们二话没说走几步到那家前一天晚上吃过九份冰的多福豆花店吃了一碗花生豆花,这才告别吃食随时随地的永安。
下午两点多钟到的福州。我们预定了宾馆的,可是同事的叔叔(福建人称嘎嘎)坚持要我们退掉预定住到他家。他一次次地坚持脸色由嬉笑到愠怒,我们只好从命。到了福州,先去自动售票机上打印网上买的火车票,真是方便,随后将行李放到嘎嘎家就去他家附近的三坊七巷了。
去年到过福州到过三坊七巷,觉得就是个山寨版的古建筑,无甚可看,这一回也是如此观感,只是觉得小吃到了密布的程度。出门时嘎嘎再三关照晚上订了老福洲的餐,正宗的闽菜,我们心里知道要抵挡住满街小吃的诱惑,可到底抵挡不住,汤团大小的木金肉丸呈酱油色,一口咬上去,居然是甜的。肉丸做成甜的?真好吃!一个才2元!没走几步,就是福州闻名全世界的鱼圆、肉燕、鱼面了。不能不吃吧?不能只吃其中的一味吧?所以,我们分吃了各个品种,肚子又鼓胀了许多。心里说再也不能吃了,可才走出去三步,“土笋冻”三个大字映入眼帘。土笋冻、土笋冻,多年前在厦门第一次遭遇土笋冻,可是好一会儿挣扎。人不可貌相、食物也不能从字面猜测其“实质”,看“土笋冻”这三个字,以为是跟南方的冬笋或者竹笋相关的食物,不想,它跟笋毫不相干,而是用海里的沙虫烧煮放凉后的厦门人的最爱。吃吗?是虫子!硬着头皮吃第一口后,第二口第三口就不存在勉强而是想念了。重逢土笋冻,不假思索地吃!10元4块同样汤团大小的土笋冻盛在塑料容器里,蘸上酱油、芥末和香菜,很好吃很好吃!尽管,冻里沙虫的模样真真切切。真的不能再吃了,可是,迎头碰上了“花生汤”让我在刚刚的诺言里只徘徊了一小会儿,就喝上了滚热的花生汤。贵,6元,记得厦门黄则和的花生汤是2元一碗,不知道现在是否依然是2元。
嘎嘎催着去老福洲的电话响了再响,又一次三坊七巷的名人故居擦肩而过,幸亏在进巷子之前看过林觉民、冰心的故居。
我们上学的时候课本里没有林觉民的《与妻书》,所以,对《与妻书》的深刻印象源自齐豫的那首歌《觉》。齐豫反复吟唱“刹那便永恒”,她唱久了也许信了,我跟着她一遍遍学唱这首感人至深的《觉》,直唱到热泪盈眶又潸然泪下,于是也就信了“刹那便永恒”。可是,站在放大到一堵墙的《与妻书》面前费劲地辨认离世前林觉民依旧狂放得洒脱的草体,真切的感受刹那就是刹那,与永恒霄壤之别,于是默想:林觉民抛弃31岁的生命到底是刹那还是永恒?而林觉民的妻子陈意映的大幅照片,则进一步映照了一条普世真理:爱情和婚姻一个是刹那一个是永恒。
老福洲,很嘈杂。很有名气的各方老饭店,都嘈杂,那是老饭店的一部分。嘎嘎和嘎林(婶婶)已经端坐在桌边等我们几个。也许是小吃实在吃撑了,觉得闽菜与几大菜系相比有其不被人追捧的道理,只是那一碗“鼎边糊”里的海鲜更真材实料,所以,更加鲜美;而那一碗芋头泥,跟上海著名的川菜馆“洁而精”里的那一碗豌豆泥差可比拟。
第二天早晨,吃过牛滑、牛杂捞化后我们去西禅寺,去前嘎嘎又再三关照要回家吃午饭,他亲自操刀。记得记得。
西禅寺里很是寥廓。走南到北,禅寺进过不少,人头攒动的时候多,禅寺的味道因此尽失。没有想到在福州的西禅寺让我感受到了禅意,我们于是一个个大殿地走。有梵音远远飘过来,那是谁家请的法事吧,美妙的声音引逗得我寻着声音而去,果然,一队和尚在做着仪式,至于为什么做什么,我一概不知,汗颜之下,检了几本禅寺放在大殿里的佛书。带回家慢慢看。
回嘎嘎家,一定要经过三坊七巷,稍稍迟疑,我们又进去了,又吃了花生汤和土笋冻,肉燕和鼎日有的肉松,我们买了带回家。
嘎嘎做的也是闽菜吧,比老福洲的好吃,我以为。红菇豆腐海蛎汤、海怪炒鸡蛋、白果(像我们南方的年糕)花菜炒梭子蟹、发菜海鲜羹……
就这样,我们鼓胀着肚子踏上了回家的火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