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爱肖邦

(2011-01-14 23:07:24)
标签:

杂谈

一些曲子,一直听到,却一直不知道它的名字,比如这首《我爱肖邦》。

那天上班去的路上,由保尔·莫里亚乐队演奏的这首曲子又在电台播出,如冬天的阳光一般稀薄的旋律很快就演奏到了终点,DJ说,曲子的名字叫《我爱肖邦》。

啊?!

最先听到这轻悠悠的旋律,是由国内的一名男歌手唱出的。那个名叫周峰的小个子舞蹈演员,在1980年代的中国流行歌曲的舞台上,亦歌亦舞地哼唱或者吟唱着旋律都很出挑的歌曲,什么《眼之魅》《季候风》《梨花又开放》……后来,我们渐渐知道,周峰的大多数作品都是拿欧美流行歌曲的曲调来填词的,像莱昂纳尔·里奇的《说你说我》、比吉斯合唱团的《马萨诸塞州》、约翰尼·马蒂斯的《当一个孩子出身的时候》等等。只是这首周峰命名为《心里总有你》的歌,副歌部分的“哦,丽丝,不要说再见,出口的那些都是气话,我的生命中怎能没有你?!”被瘦削的周峰唱得有杜鹃啼血的感慨,从而绵长得到如今虽已无从听到周峰的原唱,但是,那声音仿佛还能回荡在我耳边似的——奇怪的是,如此悠远的一首情歌,当年一遍遍地通过卡式磁带聆听,却从来没有想过要追本溯源。

时光荏苒20多年后,才幡然醒悟,《心里总有你》,原来是《我爱肖邦》。

这时候,知道这首曲子原来叫《我爱肖邦》的好处,是对肖邦的了解已经挣脱了他与乔治桑的爱情故事的束缚,也走走停停地路过了《夜曲》,开始进入到他的《大波兰舞曲》《玛祖卡》,再听保尔·莫里亚乐团演奏《我爱肖邦》,虽然弦乐唱了主角,钢琴只是在“I  like chopin”的时候才清亮地响起,但是,《夜曲》的品格一直弥漫在这首轻音乐作品中,叫人愉悦,叫人怅惘。

通过电台确认了自己听过无数遍的这首曲子原来叫《我爱肖邦》后,某个下午,偷得半点空闲想在网上再听听保尔·莫里亚乐团的演绎,这个牛劲十足的乐团散布在网上的作品太多了,一时半会儿实在找不到《我爱肖邦》,意外的收获是知道了保尔·莫里亚也是《我爱肖邦》的二传手,原唱是意大利一个叫Gazebo意大利男歌手。

一个意大利歌手的成名曲,怎么唱着英文歌词?不得而知。只知道歌词很是肖邦:回忆起那架钢琴,如此明快非同寻常。那经典的感觉,深情而又难以名状。曾说过我爱肖邦,雨天里从不说说再见……

拿着原唱的歌词对应曲调,相得益彰。由此证明了一点:古典与现代,不但能相融,更能撞击出不一样的火花。

再回忆周峰的歌唱,当他把肖邦从《我爱肖邦》里抽离出去后,犹如去了势的男人,形态还在,到底缺了底气,过于绵软。倒是那句歌词“出口的都是气话”,温文尔雅地道出了上世纪80年代恋人之间打情骂俏的细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疼痛科
后一篇:突变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