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道之旅——札幌

标签:
杂谈 |
住在札幌,舍不得拿整块时间逛札幌,于是,从小樽回来把JR大楼里的摩登札幌看了;从富良野回来,把狸小路、大通公园的民俗札幌看了;从洞爷湖回来,去二条市场看海鲜未果后拐到弄堂里的居酒屋在一间放下一长条柜台后只容老板和吃客“面面相觑”的空间里吃了寿司、天妇罗、生羊羔肉;在离开札幌的那天清晨,又去二条市场到底看到了巨无霸的蟹,但不能改变的是,我们不曾看到过正午时分的札幌。
也许,真实的札幌就在零碎和琐碎里?
在二条市场附近的一家小便利店里,我们选购很富札幌地方特色的小东西。老先生用漂亮的纸张包装我们的东西时,脚一伸踢了一下通往里间的门,旋即,门开,出来一位老妪,谦卑地站在收银机前收钱找零——这样一对老夫妻,该是很札幌的吧?
札幌的道路横平竖直,按地图一路找过去,不会有差池。可如果我们固执起来找不到要去的地方,也就正常了。虽说前一晚刚刚到过二条市场,第二天早上我们另辟蹊径,猜怎么着?我们迷路了。选中一个骑自行车的少年纹路,可怜的,他大概从来不关心什么地方能买到鱼和蟹吧?拍了好几下脑袋后才能断定二条市场在哪里。他没有一指了事,而是领着我们走到通往二条市场的路口,确信我们不会再错,才又骑车离去——这个男孩,该是很札幌的吧?
最最札幌的,是每一晚出现在大通公园的一幕。大通公园,横跨札幌的西一丁目到西七丁目,想象一下,这个札幌电视发射塔下的市民公园,该有多大?那晚,我们从狸小路出来撞进大通公园,惊讶得下巴都要掉下来了:好像全体札幌人民都聚集在了这里!从西一丁目到西七丁目,我们一路走一路看,原来,札幌的年轻人都聚集在了这里,其中又以女孩子居多。干什么?喝啤酒。大概是一家啤酒厂家承包了一个地块,这里,桌子上放置着一只只小型啤酒桶;那边,存放啤酒的器具犹如放大了几十倍的针筒,竖立在桌子上蔚为壮观。除了啤酒很声势浩大,他们桌子上摆放的吃食很简单,毛豆(日本话谓节豆)、烤串(日本话谓烧鸟)等等。他们到这里来,实在是为了释放一些郁积在心里的烦忧的。
看到的札幌,颠覆了我脑子里德札幌。
对,我是第一次到札幌,但我可以从别的途径了解札幌,比如,上世纪80年代高仓健的日本电影,《远山的呼唤》、《幸福的黄手绢》、《海峡》……不论高仓健化身为哪个角色,与他配戏的女主角是倍赏千惠子还是她人,角色最最向往的,总是札幌。札幌在他们的眼里应该是全世界人民的纽约吧?但是,《远山的呼唤》也好,《兆治的酒馆》也好,里头的场景太小门小户了,由此出发想象的札幌,也不就是道路宽了一点,人烟稠密了一点,居酒屋阔大一点吗?
看到的札幌,其实是北海道的地标,它时尚不喧嚣,与此同时,属于日本的,不,应该是属于北海道的味道,固执地化入了自己前进的步伐。
攻略:
如果可能,尽量选择靠近JR总站的宾馆,到哪里都方便。
狸小路、大通公园、薄野、二条市场是体现札幌味道的地方,尽量去看看。很好找,札幌的道路东西向的叫丁目,南北向的叫条,以市中心的一条河和一个电视发射塔为原点往外扩散,数字越来越大。
JR总站楼上也有日本美食总汇,建议还是去小巷深处的居酒屋,更有日本味道。
如果能有20天呆在札幌,以此出发去涵馆、知床、网走、钏路——这是我下一次北海道执行的计划。想一想,火车行驶在山间,往左看,是葱茏的青山,往右看,是白浪滔天的鄂霍次克海峡……
看看桌子上装啤酒的装置
这个中学生一直把我们送到二条市场的路口
巨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