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道之旅----小樽

标签:
杂谈 |
这次去北海道,打定主意要自由行的,网上的攻略似乎很齐全,于是出发前觉得自己做好了准备。
飞机是东京时间下午一点多到的新千岁机场,出关时迎头遇上一队电视台的工作人员拍摄人们纷纷到北海道旅游的电视新闻,我们因此每人得到一个环保袋,里头有札幌及北海道的旅游讯息,自助游的念头就更强烈了。
我们投宿的来登酒店,距离札幌的JR火车总站的步行时间是5到10分钟。我们放下行李就去了那里,结果撞进了地铁,转悠了好一会儿转到了地面上,却还是找不到JR在哪里。问人?札幌懂英语的人不多,就是懂一点,他的回答我们又听不懂。总算,一个怀抱婴儿的年轻妈妈让我们明白了JR到底在哪里。
进了JR,像是进了销品茂,全都是卖举世共知的名牌的店铺,车站在哪里?磕磕绊绊地问到了一个好心人,她把我们一路领到了JR站专门接待外国旅游者的咨询处。自由行有着落了?不!接待我们的女士非常耐心,用英语非常详尽地告诉我们如果从札幌到富良野,应该坐那一趟车,然后换那一趟车去富田农场,然后再换那一趟车去美瑛,然后再怎么乘上回札幌的车。甚至,她拿出一张列车时刻表用记号笔画出了我们应该乘坐的火车的班次,我们已经彻底晕掉。对要不要自由行去富良野、美瑛以及洞爷湖,开始动摇。
可是小樽一定要自由行的。
乘JR到小樽,来回车票是1240日元,快车半个多小时就到小樽。一路上车窗外的风景一般,沿途的那些小镇,尽管有地方叫了一个琴似的梦幻地名,除了日本到处一样的干净,房子是矮的乱的旧的。就在我对小樽是否如人们说的那么好产生怀疑时,我们乘坐的火车突然就紧挨大海了,是茫茫的灰蓝色的大海,惊得我不敢出声,只敢冥想:风平浪静时拥有如此浩淼的未知感,如果风高浪急呢?彼时我的表情也许很平静,内心却是惊涛骇浪。火车穿过山洞,广播里说小樽到。已经冲到车厢尽头,多嘴问一位中年男人小樽到了吗?他说要下一站。咦,不是说已是小樽吗?仔细听,原来小樽前还有个南字。谢过中年男人,他像是犹豫了一下,问:中国人?答:是。他又说他是韩国人,却用中文祝福我们一路顺风。这世界有意思。
出了小樽车站,天空开始飘雨。雨中,我们往著名的小樽运河去,走着,觉得小樽不如人们描述得那么好,房子矮小杂乱。被许多人称赞过的运河旁的老建筑,那些西洋风格的老建筑,哪里及得上上海外滩的那么雄赳赳气昂昂?而被人们反复提及的运河旁的仓库,你拿如今已经兴盛的上海苏州河边的“苏荷”的眼光去打量,太不起眼了。更不起眼的是,上海把苏州河边的旧仓库做成了艺术家的聚集地,而小樽,被他们弄成了大食堂,对,那家运河边上的大仓库的门楣上,就书写着很大的从汉字借用的“食堂”二字。我们进去,吃小樽有名的吃食拉面。都说藏家的拉面独一无二,我们点了有酱油的、无酱油的以及冷面,还有煎饺,与味千的有多大差别?只能怪世界大同后从此没有地方特色这一说?
小樽是名副其实地小,从车站到运河怕是已经从小镇的一端走到了另一端,也就用时20分钟。接下来干什么?往小巷子里钻。乱,小镇的居民只要有钱买了地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造自己的房子,所以,谈不上建筑风格,但是,干净倒又让乱变成了美。不明白的是,那么窄的巷子里,居酒屋一家挨着一家,黄昏时分里头都是空荡荡的。谁能告诉我,从哪里来那许多借酒浇愁的人?他们什么时候来?
打算去天狗山看小樽夜景的,大雨如注。已经用嘴巴和笔问到了去天狗山可以乘坐JR站前的3路公共汽车,可是那位卖票的小姐唧唧呱呱了半天的英语,我们实在听不懂,所以,到哪里去买车票?站在车站团团转了一圈,想想这么小的小樽,夜景能美到什么程度?就放弃了。
乘上回札幌的火车,小镇的灯次第亮起。回头望望小樽,因为是散落在丘陵间的,灯光闪烁得错落有致,美,但不是很美。我等待火车从大海身边过,虽说已是重见,看到望不到边际的灰蓝灰蓝的大海,心头还是一凛。就为了这一段行驶在大海边礁石旁的路途,乘坐JR从札幌到小樽,就值。
攻略:
住在札幌,去小樽也可以乘坐汽车,可还是推荐乘JR。不错,JR的票价要贵过汽车,可是,全世界最便捷的火车你怎么可以不体验?而体验,去小樽刚刚好,半个多小时可到,票价是1240日元。
如果要回到出发地住宿,建议买来回票,JR票,来回票一定比单程票便宜。
要去天狗山,出了JR车站就有3路汽车。一定要看仔细时刻表,像小樽这样的小地方,一个车站是多班汽车的出发地,时刻看错了,你乘上的车就不知道要把你带向何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