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世博会,带着眼睛带着心
(2010-08-06 10:33:05)
标签:
杂谈 |
要么天热,要么人多,选择哪一样?我选择人不要太多,所以,4日那天气象台虽然高挂高温橙色预警,我还是决定去世博会。
从早上10点30分入园到晚上10点离园,差不多12个小时里我连吃饭都没舍得花时间,回家统计了一下,总共看了16个国家馆,战绩斐然。
当然要排队,可是没有媒体报道的那么惊悚。
瑞士馆,排了1小时40分。
俄罗斯馆,排了1小时20分。
法国馆,排了40分钟。
巴西馆,排了30分钟。
美国馆,排了15分钟。
其他,西班牙、荷兰、秘鲁、哥伦比亚、突尼斯、澳大利亚、阿尔及利亚、比利时、奥地利、克罗地亚和阿根廷等等国家馆,排队时间可以忽略不计。
这才发现,别人怎么说那是别人看到的,看世博会,要用自己的眼睛,最好,再带上自己的心。
像瑞士馆,声名鹊起,所以,看见神龙见尾不见首的队伍,天色又暗了下来,我犹豫过到底是排队还是多看几个不需要排大队的场馆?最终没有抵御住宣传的诱惑。排队区也没有一盏灯,降温用的水雾一会儿喷一次一会儿喷一次,我竟产生了身处憧憧鬼影中的错觉,好玩。等到进了馆,才晓得馆里什么也没得看,只有缆车。坐缆车的过程当然愉悦,高处看夜幕下灯火辉煌的世博园,低处体验被缆车高高挂起的惊惧,都很好。可是,用1个小时40分钟就为坐一趟来自遥远的瑞士的缆车?各人有各人的价值观,就不评论了。
俄罗斯馆?大概孩子们去了一定欢喜。将俄罗斯人总是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掺杂在一个貌似童话的世界里,掩盖了俄罗斯人的聪明才智,所以,从性价比来说,当日的俄罗斯馆,是我最错误的选择。
比较错误的选择,还有巴西馆,偌大一个馆,除了大大小小的足球以及LED屏幕上的踢足球的巴西名人,啥都没有,竟花去我40分钟排队时间。
巴西的邻国哥伦比亚和秘鲁在我看来就要温和许多,要么实物,要么造型,这两个国家都把自己最国粹的东西奉献给了上海世博会的观众。尤其是秘鲁,馆里的那个小饭馆弄得那么像真的一样,亲切得不得了,我一探步过去就挪不动了,要了一客水果布丁。其实,也就是布丁的味道,可我就是觉得值那个有些贵的价钱。
4月20日试运行的时候,我想去澳大利亚馆的,被金发碧眼的凶煞拦在了门外,说不开放了。那股气憋到现在,路过澳大利亚馆的时候见可以随便进,便劝自己:跟洋鬼子生什么气!进去,吃了他们一个牛肉馅饼,别的什么都不记得了。
与澳大利亚馆比较起来,美国馆里头的摆设太简单,三个大影剧院外加一个游戏场而已,且那游戏场主要为了让赞助商有显摆的机会。但是,三个影剧院放的短片,《学汉语》《美国精神》和《城市花园》,说真的,拍得真是好,第一个是幽默,第二个是振奋,第三个是梦幻,创意到位得当顿时把美国呈现给了坐在下面认真看片子的观众。试运行的时候,看过中国馆放的8分钟的“长片”,真不好意思,它想告诉我们什么?
可惜,没有多少到世博会的人想要通过一个个国家馆了解人家的,所有,看片子的时候你听吧,大人喊小孩闹的声音此起彼伏。如果说美国馆要大家看片时把门都堵上了好歹能让参观者看完片子,那么,法国馆的失策就是将片子滚动播发在过道的两旁。它摆出爱看不看的姿态,那么,吵吵嚷嚷的过客谁看?“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今届世博会的口号,法国那些放在众多狭长银幕上的影片,有的是法国电影史上著名电影的片段,有的是法国人当下生活状况的实录,有的是法国城市风光……真是非常贴切“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如此精心的安排,法国人还怕自己诚意不够,特别从奥赛美术馆调来七件珍品,梵高、高更、马奈、米勒等等的作品紧挨着排列在墙上,可又怎么样?人家不欣赏,只会隔着玻璃罩乱按一气快门。亲爱的,灯光暗、玻璃反光,这些画早就收入各等画册里,拍它们作甚?我只把赤裸地站在那里的罗丹的《青铜时代》拍了下来,能产生如此标准男人的时代,怕是一去不复返了。
如果法国馆的好,是浪漫,那么,荷兰馆的好,就是实在。荷兰馆的设计最最别出心裁,不是把展品归拢在一个大屋顶下,而是为它们造了一所所小房子,一个主题一个主题地让他们顺势而上。摄氏37度的高温下,谁顶着炎炎赤日隔着玻璃仔细看房间里的装置?我看,过瘾得不得了。
同样过瘾的,是西班牙馆里那个女舞者的一段弗拉门戈舞。不知道是直接影像在坑坑洼洼的墙壁上的由洪荒到现代的背景营造出来的效果,还是女舞者动作就是这么内涵丰富,其实重复着的这段舞蹈才几分钟,可就是叫人浮想联翩。
要说8月4日一趟世博会让我最惊心的,要数阿根廷馆了。原来,阿根廷不只一个马拉多纳——这是阿根廷馆的布展和放映厅里的电影告诉我的,这也应该是世博会的主要功能呵,让陌生的彼此熟悉起来。我是因为累了才坐进阿根廷馆的放映厅的,一坐之下,被苍劲得荒凉的歌声震慑了。看银幕上,歌者老了歌者丑了,厚重的下巴一直垂到了胸脯上,可是,她唱得真是好,好得你如果能在她的歌声中离开,那你一定是个不识声音的耳聋者。她叫梅赛德斯·索萨,去年刚刚离世。我无法在这里链接她的歌声,请你看看她唱的什么:
“我歌唱月亮,并非因她照亮了黑夜;我歌唱月亮,为的是她见证了我的长旅……孤独的月亮啊,我们俩有一点相近;我一路走一路唱,以这样的方式照亮大地。”
“为了决定我是否/带着一颗经历过/欢乐与痛苦的心灵,继续将热血洒向四野;为了继续头顶太阳/将沙漠荒滩走遍,为了面对数不尽的死亡/确信我还活在人间……”
也是,一个民谣歌手一定会比一个足球队员告诉我们更多的阿根廷,可惜,在进阿根廷馆之前,我不知道。我不知道阿根廷有这样一位嗓音如此天籁、唱词如此丰厚、表达如此无远弗届的民谣歌手,现在,我要找到她的唱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