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一个纯粹的男人而凛然

(2010-04-28 13:21:53)
标签:

杂谈

现在了,再说王瑞芸多年前的旧作《戈登医生》,也不怕日新月异的网络笑话。

可是,我就是在最近才找到这篇佳作,并读得泪水涟涟,久久不肯从《戈登医生》的世界里回到现实。

故事其实并不跌宕起伏,就是小说的“枢纽”,我在小说进行到一半,凯西身上奇怪的香味、戈登医生只身睡在别墅的顶楼并晚餐后一头钻进卧室不再现身、小艾米的生日礼物脖子上的项链以及每晚凯西送进三楼卧室里的两杯葡萄酒……所有这些,都让我猜测到那死去经年的戈登太太就以别样的方式藏匿在三楼戈登先生的卧室里。当然,我没有想到戈登先生会以那么决绝的方式兑现与妻子生死不分离的诺言。

这一次,我没有依顺自己阅读小说的坏习惯先去知道结局,实在是因为王瑞芸描述的戈登先生的情感过于凝重,即便使出浑身的力气,我都无法跳跃这一个章节又一个章节的铺垫。要说死去的戈登太太多么招人爱怜?“他的中国妻子相貌相当秀气,柳叶般的眼睛,小巧的鼻子,嘴唇的起伏柔和动人,尤其少见的,是她有一头乌云般的头发,那头发云霞般地簇拥着她略显消瘦的脸,使她带着一种天然的东方女性的温柔风韵,这大概是她最为吸引人的地方吧”,如此而已,一个魂已归去的女人,定格于一张夫妻合影中,而戈登先生的款款深情,犹如清冽的湖水,由王瑞芸的笔“兴风作浪”,一波一波涌向读者的心坎。

如果听到三楼传来的钢琴声,我就会停下手里的事来听。戈登医生的钢琴弹得很好,而且有一种倾诉般的缠绵意味,他弹的曲子有不少我不知道,其中只有贝多芬的“献给爱丽丝”是我熟悉的,但这没关系,无论他弹的是什么我都能听得懂,我听得出,他是个多情的人,非常多情,可是他把这么满溢的情,都关在自己房间里做什么呢?他为什么不让它外溢出来,比如再交个女朋友,甚至再结婚,他的妻子死了好几年了啊。

即使我到这里的时间不长,我也能看得出,虽然他的妻子不在了,戈登医生的感情世界里还有着她。他在照片上通过电脑处理把爱米他们夫妻两人的组合在一起,成为一张一家三口的全家照,而且在任何时候,戈登医生凡提到他妻子,他不用过去时,而用现在时。提到他那一方的时候,他不说我,他说我们,我是指在一些明显不包括爱米的事情上,他会说“我们”。他的妻子,那个已经在肉体上不存在了的人,好像无时无刻不在伴随着他。

我见他剪下一朵殷红的玫瑰,就一朵,擎在手里,从前门走进去了。我立刻绕回到后门,溜进厨房,从厨房里可以看见门厅和客厅的一角,只见戈登医生正把那朵刚剪下的玫瑰插进那只细高的玻璃瓶里,换下那朵先前的,然后把带花的瓶子放在钢琴的盖板上,接着就见他开始擦拭那只三角钢琴。只见他从上到下地擦拭,细致专注,动作很慢,简直不象擦拭,更象抚摸。

在分享过我贴到同学网上的这篇小说后,同学如此评论“灵魂深处得到深深的震撼”、“美国版的《山楂树之恋》”、“今天上班事情很多,但我还是不管不顾地看完《戈登医生》。看来也不好单方面怪现代人不肯阅读,好么事照样能抓牢人”……细细体味我同学言简意赅的留言,我们这样年龄的读者,还会被爱情故事感动得搁下手头的事情只为尽快把小说从头读到尾吗?不是爱情,而是戈登先生这个纯粹的男人,吸引得我们在读《戈登医生》的时段里,撂开俗事,于纷繁复杂的生活间隙,享受一个纯粹的男人带给我们的须臾的心灵修复。

《戈登医生》,是我在阅读劳伦斯·布洛克的长篇《小城》过程中迈出一步来“插”读的,不由得要去比较戈登医生与生活在纽约城里的潘科们。后者,是911后盛开在纽约城里的恶之花,也许,就贴近生活这一层面而言,《小城》有摧枯拉朽的力道,所以,素有纽约代言人的劳伦斯·布洛克的这一部新著甫一问世,赢得好评如潮。我也许不喜欢如此有穿透力的审视社会的小说,但是,我不得不承认《小城》是一部更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文学作品。而我之所以喜欢《戈登医生》甚于《小城》,是因为出没于《小城》里只图瞬间感官享乐的男男女女正以各种各样的形态穿梭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而像戈登医生,穷尽余生的时间和空间只为心爱的女人的纯粹的男人,举目四顾,还找得到吗?就算是世界末日就在眼前了,难道以疯狂对抗疯狂是我们唯一的选择吗?

说实话,读到戈登将死去的妻子制成木乃伊终日相伴的情节时,生理上有一丝丝不舒适的感觉。奇怪的是,掩卷以后默想由王瑞芸虚构出来的戈登医生——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