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归的你
(2010-03-31 15:27:17)
标签:
杂谈 |
夜归的你,千万不要风驰电掣。灯火阑珊的街头自然有白天车水马龙时不一样的风情,如果电台里正播出一档好听的节目,因着红灯绿灯而走走停停的这一路,很享受。
3月28日周日的晚间,回家的途中一瞥仪表盘,已是9点多钟。顺手打开收音机,当然不会是“与您共享”,而是“环球音乐之窗”。
轻灵的女高音声声入耳,不禁屏息聆听起来。开始入门古典音乐至今,还不能接受歌剧,顺便,把艺术歌曲也搁置到了一边。可是,如此清爽得不染烟火气的女声,用事实棒喝我:偏见是多么幼稚呵。一曲终了,急切地想听DJ如何介绍刚才的女声。DJ却是连呼吸都放到了话筒外,同样旋律的前奏响起来的刹那,我心生怀疑:出差错了。当然没有出差错,等到又一种女声唱起来,你就知道了,刚才的女声是站在山坡上的妙龄女郎引吭高歌,此刻,这女声就贴着你的耳朵,仿佛把满腹的心事只吐露给了你一个人。往下听,间奏处,比刚才的伴奏在钢琴之外添加了萨克斯,根据节奏几乎可以肯定是同一首歌曲的爵士版了。如此深情款款的歌曲,谁作词谁作曲?
肖邦的艺术歌曲《走开》。
多么决绝的情歌!于是,竖起耳朵再听。这一首,叫《立陶宛歌谣》:一个姑娘清晨出门让露水打湿了衣裙,回到家里被妈妈狠狠地数落了。姑娘辩解她只是站在花丛间远远地看着一个小伙子,她什么都没有干……听了DJ的介绍,才知道歌里唱的是这个,一会儿茨梅特卡吟哦起波兰语来,能享受的只能是肖邦优美的旋律了。
茨梅特卡唱过以后,又是爵士版的同一首歌。就听见DJ絮絮叨叨:将肖邦的艺术歌曲改变得极具现代风格的音乐家在波兰乃至欧洲多么声誉卓著,被爵士化了的肖邦艺术歌曲在欧洲比在波兰更受欢迎,演绎爵士版肖邦艺术歌曲的女歌手如何了得,云云。可记住了茨梅特卡这个名字后就再也无法记忆别的东西,心想:回家一“百度”,就好。
等到有闲,百度也好,谷歌也好,无论是“肖邦艺术歌曲爵士版”还是“爵士版肖邦艺术歌曲”,改编者和歌者都石沉大海!不由得佩服起这位DJ。
对,在节目结尾处DJ的名字被他自己一带而过,我却记住了,因为他是我一位忘年交朋友的学生。
多年以前,暑热难当,但前辈一召唤我还是搭乘了两辆公共汽车来到他浦东的家里走进他坐拥的“书城”。话题,从语文聊到了读书聊到了朋友聊到了前辈历经反右、“文革”后接续的教书生涯,自然,就说到了这位DJ。当时,他已在电台主持古典音乐节目,且颇得行业内外人们的好评,前辈得意道:“读书时我就觉得者小子行,好学。”也是,一个师专毕业生能够在人们眼热的岗位里谋得一席之地,且做得风生水起,这小子真的不错。于是,跟前辈说介绍我们认识吧。俗事打搅,如今前辈已经驾鹤西去,而他,还只是我的一个故事。
那就让我追随他的节目吧,算是对那位慈眉善目的学富五车的前辈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