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了欢愉才阅读

(2010-03-05 10:35:19)
标签:

杂谈

有五本长篇小说入选《南方周末》编辑部2009年度虚构类书籍的榜单,它们是莫言的《蛙》、苏童的《河岸》、阿来的《格萨尔王》、张翎的《金山》和艾伟的《风和日丽》。

我读过的,有《风和日丽》、《河岸》。《格萨尔王》?没有太关注。《金山》在案头。《蛙》,在读。

早年读莫言的《檀香刑》和《四十一炮》,是爱恨交加。爱的是,莫言的小说可读性无可非议,读他的小说,如同吃一颗法国松露巧克力,味蕾还没有完全绽放,就只剩下回味了。恨的是,读他的小说,如同赴一场声色犬马的盛宴,结局一定是吃腻了肠胃。他对檀香刑的受刑者慢慢赴死过程的细致描摹,他对肉神面对猪肉流露出来的贪婪的形象刻画——唉,不能想,一想起就会引发生理反应。

爱恨之间,在有的选择的情况下,那本刊登着《蛙》的《收获》杂志就一直被我搁在了床头柜上。

我还沉浸在前一期《收获》杂志上的艾伟的小说《风和日丽》里。这篇小说我有多喜欢,好像我唠唠叨叨已经说了不下两次了,这里就不赘言了。只说说我不那么喜欢的苏童的《河岸》。我是跳着把这篇苏童在时隔多年后推出的长篇小说读完的,如今回忆起来只有疏淡的情节:库文轩是烈士的后代,所以春风得意,又是过好日子又是讨漂亮女人做娘子。“文革”来了,包裹着库文轩的红色斗篷被扯了去,他被剥夺了正常人的生活状态,没有了社会地位,妻子离他而去,他只好带着儿子到一条破船上苟延残喘,渐渐地就变成了一种介于人和鱼之间的动物。很诺贝尔文学奖的一篇长篇小说,但是,我不喜欢,读着觉得是放着阳光明媚的春天不享受非要跨入阴骘的黄梅天似的。可是,专家喜欢,“《河岸》是苏童对先锋派的一次成功回望,尽管我们对那段历史已经烂熟于心,但苏童的叙述却轻舟搏浪,峰回路转,婉约有致,妩媚多姿,却韵味横生。汉语小说的华美与纯净在苏童这里有纯青之色。”美誉呵,可是,我觉得是过誉了。

我就承认自己阅读的能力在消退吧。我有信心阻止我阅读能力的消退。北岛他们不是推荐向祚铁《流氓阿三和他的朋友们》,我找到了,我连夜读了,怎么样?阿三,这个不好好读书的小混蛋,跟着涛哥在外面混日子一路混到了重庆。眼看着在重庆的日子越过越滋润,阿三犯事了,只好随小哥们小豆回到了连电灯都点不了全天的小山寨里。谁让阿三与小山寨里的小美女产生了纠葛呢,他被小豆们诱骗进了一个洞穴里直至死去——多么自作自受的阿三呵,难道将这一类被社会所摈弃的边缘人作为小说的主角,这小说就是好小说了吗?说实话,从技巧上打量《流氓阿三和他的朋友们》,它很平铺直叙,也许到了看山还是山的境界?如不,专家推崇它大概是因为它很《麦田守望者》。赛林格已去,恐怕他把《麦田守望者》那样风格的小说也带走啦,大师,是我们只能望其项背的巨人,学他们,一不小心就落下了东施效颦的笑柄。

还是莫言,总是能给读者带来阅读的欢愉。《蛙》,我才读了三分之一,姑姑还淹没在工作着并快乐着的欢笑场里。我知道,作为一个乡村的妇产科医生,姑姑很快就因为计划生育政策的出台还陷入被村民所不齿的境地,那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尴尬呵?如果可以任性,我想我会连夜读完莫言的《蛙》的。欲罢不能,一个普通读者对小说的期待莫不如是,就不知道那些把苏童的《河岸》捧上了天的评论家们在阅读《河岸》的时候也享受到了我阅读《蛙》时的快乐呢,还是在“为赋新词硬说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