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部研究院张杰夫:云计算/大数据促进教育变革

(2013-02-27 09:20:03)
标签:

电子书包

教育信息化

教育

数字教育

智慧校园

分类: 中教联

【教育部研究院张杰夫:云计算/大数据促进教育变革】


 中教联CDEA讯:2012年12月28日,由中教联(中国数字教育产业创新联盟,CDEA)联合清华大学共同主办的“智慧校园2012高峰论坛”在北京清华大学隆重召开。云存储以及智慧图书馆将会成为未来决胜的关键,此次大会以“云存储、数字图书馆与智慧校园”为主题,聚集上百位高校校长、信息中心主任、图书馆馆长、数字教育企业CEO、CIO/CTO、政府官员共同解读和总结前一阶段我国教育信息化与数字校园建设领域运行情况与热点问题,就智慧校园的发展趋势及技术走向进行观点碰撞、深入交流。
会上,教育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中教联常务副秘书长张杰夫发表了精彩演讲。

教育部研究院张杰夫:云计算/大数据促进教育变革
张杰夫指出,“教育信息化走到了什么地方?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这其中主要是现有逻辑带来的问题,即课程整合在中国的滥用。”
“我们国家教育信息化正在从‘校校通’走向‘班班通’、走向‘堂堂用’,可是‘堂堂用’来干什么?用多了就产生滥用。最突出的问题一是当幻灯、播放器——教师成了放映员,学生成了观众!教师没有PPT教师不会上课了。学生喊出:‘打到PPT!’其次是浅层次应用,并不能改变学生的学业成绩。这么多年来,我们工具在变、技术在变,而课堂教与学的方式没有变,教学的本质没有发生变化,更没有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种状态令人沮丧,一线教师看不到发展方向,甚至有专家称,教育信息化似乎‘走到了尽头’!”
“现有逻辑走不通的原因,主要是制度和观念问题。班级授课制经过几百年发展,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超级稳固的系统,它就像一块精致的瑞士机械手表,不论信息技术这个电子部件功能多么强大,都难以放入其中。变革它面临巨大挑战。”张杰夫说道。
张杰夫表示,变革的方向,一是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智慧学习:由原来的“模糊”教学、“模糊”学习到“心中有数”的学习,如何做到这一点,需要“以学生为中心”重新建构教学;教育进入“以学生为中心”时代。规划纲要强调指出:“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由传统教学“三中心”,走向一个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从教育大的发展周期来看,人类教育正进入第二次革命。Allan Collins认为人类教育经历了三个时期:学徒制、大众化的学校教育和终身学习。
二是向优秀教师学习——“在线学习年”。优秀教师潜能成百倍、千倍,甚至万倍的释放,引发了在线学习革命。
张杰夫认为,应该将2012年称作“在线学习年”或“网络教育年”。他举了个例子,2012年11月福布斯发表文章《一个人,一台电脑,1千万学生,可汗学院如何重塑了教育》。可汗创造了教育神话,被公认为全球教师界的超级巨星。2011年下半年 ,斯坦福大学教授,开设了“人工智能”,开始有16万学生,4个月后达到100万,现在已突破了1800万。 2012年,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大学联合宣布了提供400多门课,全世界的人都能免费获取世界顶尖高校的教育。第一批学生数已经突破了37万。“这是教育自印刷时代以来最大的变革”。     三是翻转课堂——变革课堂教与学方式。“翻转课堂”是一种在美国日渐流行的创新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这样一种教学形态。斯坦福大学做了一个调查,发现用这样的方式, 学生的出勤率从30%到激增到80%。
四是构建学习共同体:向最需要教育的地方输送优秀教师智慧。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我国四川省成都七中成立网校,向西部5省自治区近400所学校提供远程直播教学,经过10多年的实践,取得巨大成就,有效地解决了西部农村,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再造了几十个,甚至上百个七中!
张杰夫认为,从未来发展策略来看,要注意两大方面。一是要树立大数据意识。“大数据”是继云计算、物联网之后IT产业又一次颠覆性的技术变革。“大数据是指那些大小已经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尺度,一般的软件工具难以捕捉、存储、管理和分析的数据。”人类可以通过大数据的交换、整合和分析,发现新知识,增长新智慧,创造新价值。二是未来变革的关键在于要克服人性的弱点,大胆尝试。其原因在于人类愿意走熟悉的路,有强烈的“路径依赖”症。世界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L. S. Stavrianos)在《全球通史》一书中指出:“人类历史中的许多灾难都源于这样一个事实,即社会的变化总是远远落后于技术的变化。这是不难理解的,因为人们十分自然地欢迎和采纳那些能提高生产率和生活水平的新技术,却拒绝接受新技术所带来的社会变化——因为采纳新思想、新制度和新做法总是令人不快的。”
张杰夫认为,我们国家许多领域一直采取“尾灯战略”,当尾灯消失后,我们与国外大学已经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要勇于创新,必须及时进行战略转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