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平板电视已进入海鲜时代

(2009-08-06 21:44:38)
标签:

平板电视

海鲜

时代

《twice中国》

it

分类: 总裁面对面

平板电视已进入海鲜时代

——独家专访厦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新闻发言人李永
美国《TWICE》中文版,《TWICE中国》记者/袁茂峰

  “尽管CRT的转换,催生了中国电视市场的变局,但无可否认的是,平板电视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海鲜经济’时代,不但要讲究快进快出的时效,还没什么利润可言。”在接受美国《TWICE》中文版,《TWICE中国》记者独家专访时,厦华副总经理、新闻发言人李永称,要不是政府在里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启动了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等政策刺激,使经济危机下的2009年依然保有2000多万台的平板电视销量,中国前5大平板电视品牌的实力,否则将无法保存住。

  “我认为创新是好事,但过度创新,就会导致产品成本更高。”在提及目前许多平板电视企业一味追求创新时,李永认为,只有将平板电视做得越通用,越标准,让人使用起来感觉方便,才容易成功,得到的回报也就越高。

/Upload/2009/8/4/ddaf0082-3213-4b8e-a25e-79d4f60873ee_t.JPG

厦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新闻发言人李永

平板电视已进入海鲜时代

  种种迹象表明,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残酷,平板电视已经进入了一个微利甚至没有利润的的时代。

  从各家电企业公布的相关财报来看,只能用“惨淡”两个字来形容,虽然说家电行业上半年收入环比上涨,且有部分黑电企业和出口型家电上市公司是通过营业外收支净额增加或是投资收益的增加来实现年度盈利增长,但整体来讲,家电行业的净利润却出现环比下降,市场状况似乎不容乐观。

  “平板电视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海鲜经济’时代,不但要讲究快进快出的时效,在面对薄利多销的市场环境,更需要注意精细化管理和运营。”李永告诉记者,平板电视与CRT电视时代在生态环境方面就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平板电视时代基本上是由上游掌握了话语权,生产企业毫无优势可言。

  “从利润角度来看,你会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上游与产品生产商已经形成了一个倒哑铃的利润结构模式。”李永说,占有产品成本高达40%的面板,控制在了夏普、LGD、三星等少数几家企业身上,而再往上走,你又会发现,资源控制在了康宁等几家企业上,“严格来说,整个平板电视产业链,就是被那么3~5家企业所牢牢控制。”

  “整机和模组在整个产品链中也就各占3~5%的利润空间。”李永感叹称,尽管许多电视企业纷纷将模组当成一个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产品毛利润率的组合拳来出击,但是这解决不了什么太多的实际问题。

/Upload/2009/8/4/a390e3cf-b713-4016-a5eb-993dd8eea90b_t.JPG

厦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新闻发言人李永(左)和美国《TWICE》中文版,《TWICE中国》总编袁茂峰(右)

市场就像战争年代的延安

  在2008年的经济危机爆发时,外销不畅,内销压力重重,许多平板电视企业曾经一度陷入了绝望境地。

  还好,中国政府在里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家电下乡”,一个“以旧换新”,再辅之以“出口退税”等政策刺激,使经济危机下的2009年,平板电视依然保有2000多万台的市场销量。

  “这对于中国的许多家电企业来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否则,中国前5大平板电视品牌的实力,将无法保存住。”在谈及政策导向时,李永显得格外严肃。

  CRT的转换,催生了中国电视市场的变局。李永掐笑说,很多时候,他会有一种感觉,中国的电视企业和市场,就如战争年代的延安,估计有把握打赢时,就出去猛打一通,否则,就退回来,抓生产促内需。

  “这其实是一种非常有意思的市场生存法则。”放眼全球,李永认为,目前也就只有中国的电视产品做得还算不错,这也是为什么许多欧美品牌纷纷找中国企业代工的原因之一。

  而在谈及日本电视产品时,李永坦承,他并不看好日本电视产品。李永认为,日本的电视产品质量越来越差,与新成长起来的这一代嘻哈族有关。“毕竟电视产品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到了这一代的嘻哈族,已经彻底丧失了老一辈的精密器件精神,这也就导致了日本电视品牌在中国市场的节节败退,最终只要做一些中国还没做强的产品,如DC(数码相机)等。”

/Upload/2009/8/4/af38f637-6b2e-4a0e-ace6-0d976cf43a64_t.JPG

厦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标准化致胜

  在谈及目前甚为流行的互联网电视产品时,李永并不认同,有些企业将互联网电视整得非常神秘,他认为只有将产品做得越通用,产品操作越简单,越标准化,让人使用起来感觉非常方便,形成一个良性的口碑,这样才容易成功,得到的回报也就越高。

  “如果说之前的互联网电视是专门针对白领、有一定知识层面的人士,可以具备一定的技术难度性,但是现在,互联网电视的目标用户是普通家庭人士,产品就需要操作简单化。”李永告诉美国《TWICE》中文版,《TWICE中国》记者,有些企业提出的将来以电视为中心,进而控制电脑的观点,是一个误区。“懂的人都玩电脑去了,只有不懂的人,才玩电视。”李永认为,如果互联网电视的交互式功能做得极其简便,那肯定会很有前途,否则,没人会和你玩的。

  “我认为创新是一件好事,但如果过度创新,就会导致产品成本更高。”李永意味深长地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