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姚鸿州:有种重出江湖的感觉

(2007-04-20 23:32:00)
分类: 总裁面对面
 姚鸿州:有种重出江湖的感觉
《TWICE CHINA消费电子商讯》记者/袁茂峰
 

经历了明基-西门子重重风波之后,明基终于走出了低谷,开始了2007新品之旅,并低调发布了BenQ-Siemens江南系列手机A53。
“我有一种重出江湖的感觉。”在接受《TWICE CHINA消费电子商讯》专访,并谈及2007年的规划时,明基中国营销总部网通事业群总经理姚鸿州慨然长叹。
“2007年主要做好两件事,一是借产品的规划调整,重拾渠道信心,并对渠道进行梳理,二是在品牌定位上下足功夫,强化消费者对明基手机品牌的认知度。”姚鸿州说。

file://Tc-server/files%20(e)/TWICE%C3%83%C2%BF%C3%92%C2%BB%C3%86%C3%9A/TWICE%202007.04/%C3%90%C3%90%C3%92%C2%B5%C2%B7%C3%A7%C3%8F%C3%B2/%C3%8A%C3%96%C2%BB%C3%BA/%C3%92%C2%A6%C2%BA%C3%A8%C3%96%C3%9D/ZYJ_8715.JPG

借产品重新梳理渠道


与2006年明基将产品分为智能系列、金属系列、音乐系列、入门防摔(防震)系列这四大系列所不同的是,调整行装后的明基,将产品线重新梳理,分为城市品位、青春享乐、高端智能以及旅行者这四大系列。
姚鸿州表示,2007年明基重新将产品包装定位,主要是基于对“高感度”新世代用户的实际生活片段,以及群体特征的深入研究,以“Exploring Enjoyment”为出发点,以生活美学设计和生活形态体验两大核心竞争力为杠杆而提出来的。其中,青春享乐系列期望透过流行时尚设计和与众不同的色彩及外观,服务那些爱炫耀、爱潮流、追求时尚、注重体验的年轻族群,BenQ-Siemens江南主题手机便属于该系列之最新产品,同时也是明基中国建成独立的产品中心以来所交出的第一份优秀的作业。
姚鸿州解释说,时下大众化的手机产品功能与品质日益趋同,开辟小众市场、以创新设计缔造个性化的生活美学体验,成为BenQ与其他品牌相区隔的关键。
“此次发布的两款BenQ-Siemens江南主题手机,一是给渠道信心,明基还会继续做手机产品;二是希望能够通过这两款手机产品,重新梳理、整顿一下渠道。”姚鸿州表示,因为“明基-西门子事件”,对渠道的信心影响很大,甚至于很多渠道对于明基今后还会不会继续做手机,都心存疑虑。
业界普遍认为,明基手机之所以陷入今天的困境,除了陷入德国Siemens公司的“亏损泥潭”之外,在亚太尤其是中国市场的营销渠道开拓失当也是重要原因。对此,姚鸿州表示在过去的一年中,销售渠道的建设进度慢与品牌推广的不利是最值得检讨的问题。
在渠道建设方面,2007年明基依然会坚持IT与手机卖场双渠道共建的做法,其中IT渠道尤其适合智能手机的消费群体;此外,明基移动还期望加强运营商以及与大渠道、大连锁定制机型的数量。
“明基今后会争取每个月都至少发布一两款手机新品,预计在2007年全年推出15~20款新产品。同时希望通过得力的手机新品,吸引华南、华北的优质渠道商。”姚鸿州同时透露,明基已经与上海七星购物达成了合作,通过电视渠道,来销售明基手机,而作为渠道的补充,明基也会与一些网络渠道达成合作。

 

在品牌上下功夫


因为品牌不力,明基手机在渠道中的走货,并不通畅。因此,在2007年,姚鸿州的其中一项主要任务就是在明基手机的品牌定位上下功夫,相当程度提高明基手机的品牌知名度和品牌渗透力。
品牌推广方面,原计划联合品牌的欧洲市场推广也遭遇失利,未来品牌推广重点也将重新回归亚太尤其是大中华区市场。
姚鸿州表示,2005年10月1 日与西门子签订的合约依旧生效,明基使用西门子手机品牌为5年,扣除过去1年多的时间,明基仍可在接下来的4年时间里继续使用BenQ-Siemens品牌。“当然,明基会根据各地的市场销售状况适时地完成BenQ品牌与BenQ-Siemens品牌的切换。但由于中国市场的特殊性,明基在中国生产销售的手机都会使用BenQ-Siemens品牌,并且最迟会将BenQ-Siemens品牌使用到合约指定日期的前一年,再考虑切换成BenQ品牌。”姚鸿州说。
 “我希望明基手机能够在前10名之中有一席之地。”对于未来,姚鸿州谨慎之余,又信心满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