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IT产业圈 |
“创造力”是指企业的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对于象联想这样的高新技术企业产业来说,创造力不仅息息相关,而且是企业的立业之本。
刘志军:联想手机创新历程
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
联想移动总经理
创新是联想集团多年来一贯坚持的宗旨。联想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就,主要得益于产品中所蕴藏的无限“创造力”。从早期的联想汉卡,到在中国第一次创新性地提出“家用电脑”概念,联想集团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止。2004年12月8日,联想集团收购了研发出世界第一台电脑的IBM PC业务,更使联想集团在计算机领域的创新能力达到世界都首屈一指的水平。
联想手机自创立以来,秉承了联想集团的创新精神,一直将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做为企业竞争力积累的核心。从2002年到2006年,我们在每次技术变革中都努力走在趋势的前列,联想手机的设计逐步走在流行时尚的前沿,联想手机品牌信誉不断提升;截至2006年10月,联想手机已经连续11个月稳居中国市场整体第四、国产第一的领先位置。作为联想移动的业务负责人,下面我想从手机行业的角度、结合联想手机的发展历程,与大家一起分享关于“从‘制造’到‘创造’”的一些经验得失。
http://img64.pp.sohu.com/images/blog/2006/12/28/9/20/1105c056192.jpg
“技术创新”和“产品设计创新”是核心支柱
手机行业的特性决定了它必然成为“创造力经济”的典型行业。虽然手机企业的竞争力是由诸多因素构成,但是企业的“产品力”仍是成败的关键。手机是一种高科技消费类产品,首先它是高科技产品,手机行业的技术变化非常快,从2G到3G的移动通信技术演进,从彩屏到拍照再到多媒体的变化,都对手机行业竞争形成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因此,技术创新就成为手机企业竞争的重要筹码。
除技术外的另一个含义就是手机是消费类产品,甚至可以看成是快速消费品,所以产品设计要紧跟日新月异的消费者需求,反映出时代最流行的、最时尚的元素,手机的外观流行趋势不断变化,从直板、翻盖、滑盖到超薄等变化越来越快。这就要求企业要做好消费者需求调研,并能够前瞻性地把握住流行趋势,设计和开发出符合消费者口味的产品。
在手机行业里一款成功的产品,大多数是一款创新性设计的产品,会成就一个新的企业,或是为企业带来一段突飞猛进的发展。
因此,“技术创新”和“产品设计创新”就成为了手机行业“创造力”的两大核心支柱。
OEM的致命缺陷
联想是2002年进入手机行业的。2002年到2003年是国产手机厂商的大丰收时期,很多国内的手机企业都是在这个时期中崛起的。这些厂商的增长非常快,市场份额一度超过50%,形成了与国际厂商对垒的局面。这一方面得益于国产品牌对于本地市场的熟悉、对零售终端的重视;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国产手机当时的产品在短期内适应了国内市场的潮流,在局部的产品创新上占领了先机,像最早采用和弦铃声等新功能,以及一些外观上的突破设计,如翻盖手机、针对女性设计的小巧漂亮的手机等,当时都是由国产品牌率先推出的。好的产品、对本地市场的熟悉,再加上把电视营销中使用的促销员直接进店促销等新的营销手段,应用到手机销售中,国产手机就很快发展起来了。
可能有人要问,为什么当时国产手机一下子就具备了产品局部领先的能力?这要从当时的大背景说起。二代手机自九十年代发展起来,最初是由欧美的企业垄断了所有的技术,这些公司包办了手机行业各个价值链的开发,从芯片、软件到网络设备、手机终端,几乎每个公司都是全价值链经营。但随着产业的发展,出现了部分公司专门负责某个价值链的业务:象芯片设计,这些公司为了扩大业务积极扶持专注于相关价值链的公司,韩国是亚洲进入手机行业较早的国家,芯片公司积极扶持韩国的企业,三星和LG是靠高通在CDMA上的扶持发展起来的。GSM的芯片公司象TI、ADI等也扶植了大批手机设计公司,这些设计公司自己不生产,但是卖设计方案给新兴的手机企业。2000年以后韩国设计公司的设计能力逐步成熟,而中国的企业正开始加入手机行业,韩国手机企业的成功,韩国设计公司针对亚洲人特点设计的款式新颖的产品,吸引中国的手机企业快速地和韩国设计公司走到了一起。两者的合作促成了国产手机企业的快速崛起。当时国际品牌的企业由于垄断这个行业已经有10年,他们并不积极研究消费者的消费习惯的变化,还是沉浸在高额垄断利润中,营销模式也相对落后。因此,当国产厂商快速推出款式新颖的时尚手机时,他们在短期内并没有做出积极的应对。
联想2002年开始做手机时也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OEM方式,尽管联想已经有两支研发队伍开始了手机的研发,但要大规模量产还需要克服很多困难。OEM能为企业快速带来效益又何乐而不为呢?
实际上2002年4月1日联想手机业务正式启动这一天我并不在国内,而是在韩国和设计公司洽谈合作。我们也很快引入了韩国设计的产品,快速地展开了生产和营销,2002财年当年我们就超额目标,实现了盈利。
但是做了一段时间后,从02年下半年我们逐渐感觉到不能一直依赖这种模式。为什么呢?不妨设想一下,一个手机有几百个器件,涉及的供应商几百家,所有的元器件都可能出现问题。OEM,除了不能掌握产品定义权以外,还会经常遭遇技术问题而无法解决,所有的元器件都无法选择认证,质量和成本从源头上就没有保障,甚至机壳的模具都在国外生产,机壳划伤了就只能作废。产品的研发、生产、维修等都要受制于人。而且手机产品的一些质量问题,只有在大规模量产的时候才能充分暴露出来,所以联想手机虽然当时做OEM赚到了一些钱,但如果质量提高不了,维修的成本就会很高,赚的钱还是要在后面花出去,更重要的是质量不好会影响企业的品牌形象。因此,这种“炒快勺”的做法很象一种投机行为,短期获利但对于企业的长远利益确是有很大损害,而当OEM的产品在量产后发现有重大的质量隐患时,结果往往是灾难性的。当时常常看到一些企业推广新产品的广告打出去,产品销路很好;但很快,大量产品因为质量问题返回工厂维修,而企业本身没有能力返修,甚至没有配件,只有依赖OEM的厂商。不能及时得到维修的产品就堆到仓库里,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的负担。
OEM这种商业模式,对于一个企业初期快速切入市场是有帮助的,但并不能建立起基业长青的竞争力。究其根本,是因为“创造”并没有被融入到手机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中。一、两年的高速发展实际上是急功近利的短期辉煌。这种模式在发展之初曾令一度落后十年的国产手机厂商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却在历经了仅仅一年多之后,很多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包袱,经营陷入了危机之中。OEM的速成让很多人不愿意安下心做自主研发,结果遭遇了产品质量瓶颈,新技术应用无法跟上、产品同质化严重。高返修率和随之产生的高库存,把一些手机厂商和设计公司压到了崩溃的边缘。看似短平快的“捷径”无疑于饮鸩止渴,这种没有创造的“制造”模式,在国际竞争对手创新策略调整后,很快就暴露出致命的缺陷。手机行业的事实多次证明,要想长期发展,没有捷径可循,必须扎扎实实培养企业的创造力。
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能力至关重要
在发现OEM模式的缺陷后,联想就开始加速自己的自主研发进程。但在一个封闭垄断了十几年的领域搞自主研发谈何容易!在这个过程中,联想手机遇到了很多没有预料到的困难,毕竟联想在技术积累、对产品趋势和客户需求的把握等方面还是个新兵。而在整个市场都在大做OEM的时候,选择自主研发看上去是个“笨”办法。自主研发,最大的问题在于不知何时能见成效。一部手机当时300多个器件,从做出能够打通电话的实验室样机,到成为一种很稳定、可批量生产的产品,期间需要无数次的调整和改进,甚至要推倒原来的方案从头再来。联想寄予厚望的第一款自主研发的彩屏手机,因为使用了一个电脑供应商推荐的内存,一直达不到量产标准,一个指标反复实验改进了半年,最后确认是内存的问题,重选器件重新设计。如果没有走这个弯路,这款产品按计划上市的话,会成为一款极具竞争力的产品,联想手机的蓬勃发展就会提早一年。但是市场竞争中没有如果,成长是要付出代价的。
2003年那一年是联想手机最困难的一年,OEM产品不做了,自主研发的产品又一再推迟上市,无米下锅。而当时其他的很多国产企业正在靠OEM快速发展,风光无限。这一年,国产手机的整体份额一度超过50%。而联想手机却因为转型自主研发而面临困境。当时联想内外出现了很多质疑的声音,认为联想做手机有点水土不服?有人质疑联想手机团队是否会做手机?有一次联想内部讨论分析自主研发转型时,一个著名国际咨询公司的顾问不相信联想能在一年内走通自主研发,他更不相信一年后联想手机能将自主研发产品比例提升到50%以上。他和我(刘志军)打赌,如果联想能做到,他就剃光头;如果做不到,我(刘志军)就要剃光头。结果是2003年底,联想手机自主研发的产品比例突破了50%,并在很快的时间内占到了80%以上,成功实现了转型。
2003年11月,自主研发的产品终于开始实现量产,联想策划了一个V计划(取胜利之意),一方面产品以非常有竞争力的价格推向市场,另一方面配合以大规模的营销活动。因为是自主研发的产品,成本自己可以控制,V计划出师告捷!这是联想手机由OEM转自主研发后打的第一个大胜仗。这一仗大大增强了联想手机坚持自主研发的信心。
2004年,联想及时分析了市场趋势,看准了手机将从彩屏机全面朝照相手机、音乐手机转型,联想手机迅速进行产品升级:2004年底,联想手机提前将彩屏手机退市,领先于其他厂商全线产品内置拍照功能,并率先发布百万像素拍照手机系列,占据了市场先机;产品性能的领先为联想手机在2005年逆市上扬奠定了基础,2005年联想手机的市场份额一路高歌猛进从第九的位置迅速升为第六,最终稳定在现在第四的位置上。同时,联想手机的“创造力”也开始被业界所认同。2005年6月,联想智能手机ET960被评为由美国《商业周刊》和美国工业设计协会举办的“2005年度最佳产品设计奖”(IDEA)。也成为了当时唯一获得此奖项的大陆手机厂商。
坚持“自主研发”,坚持“创造创新”,让联想手机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市场运作者,让联想手机有自己的思想,灵活应变,把握市场又能适时引领市场。而其中受益最大的地方就在于让联想手机具有了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能力。
目前,联想手机的毛利率、返修率、库存周转天数等关键指标都保持在业界领先水平。2006年9月10日,一个集研发、生产、营销、服务于一体的联想手机工业园正式落成,它将成为联想手机最新的“创造”平台,为联想手机冲击未来更高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手机行业趋势发展日新月异,在3G普及、3C融合、跨行业合作和新媒体等趋势的驱动下,移动通信行业将迎来的第二次创新浪潮,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将层出不穷,它将给希望迎头赶上的国产手机以巨大的机遇。国产手机能否尽快崛起,关键在于能否在从“制造”向“创造”的转变中实现升华。我一直相信,中国市场上一定能培养出强大的本土品牌,这些本土品牌不仅会成为国内市场的领导厂商,而且一定会在世界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相信这一天不会为时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