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消费类芯片市场一片飘红

(2006-08-02 15:44:12)
分类: IT产业圈

中国消费类芯片市场一片飘红

赛迪顾问供《TWICE CHINA消费电子商讯》报社专稿

继2005年的火爆之后,2006年中国消费电子产业仍然保持强势增长势头,对集成电路产品的需求大幅增加,但各主要应用领域对集成电路产品需求的表现则明显不同。
从2005年到2006年6月,中国彩色电视机产量增长速度达到了4.5%,产量也达到了7677.1万台;此外,DVD产量达到1.52亿台、数码相机产量达到4970万台、MP3产量达到8640万部,这些消费电子产品庞大的产量带动对集成电路需求持续增长。
赛迪顾问统计数据表明,2005年中国消费类芯片市场继续高速增长,其中销售额较2004年增长26.8%,销量增长了39.0%。由于消费类芯片价格持续下降,综观整个消费电子市场发展态势,可以预计,2006年中国消费类芯片销量增长将高于销售额增长。

图  2001~2005年中国消费类芯片市场销售额及增长
 http://img94.pp.sohu.com/images/blog/2006/8/1/22/8/10d5c5ab86b.jpg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2006,02

产量增长推动需求结构升级

从产业结构上来看,消费电子产品产量增长迅速,推动需求结构升级。2005年中国消费电子产品产业规模增长迅速,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DVD、机顶盒、MP3、存储卡等消费电子产品产量已经位居世界前列,全球产能持续向中国内地转移。
在这些消费电子产品产量迅速增长的带动下,推动DSP、NAND LASH、FLASH MCU、CODEC、MPEG等消费类芯片市场需求快速增加,从而推动中国消费类芯片市场需求结构升级。
2005年中国消费类芯片继续高速增长,其中销售额较2004年增长26.8%,销量增长了39.0%。由于消费类芯片价格持续下降,综观整个消费电子市场发展态势,可以预计,2006年中国消费类芯片销量增长将高于销售额增长。
消费电子市场竞争激烈,对集成电路供应商形成很大的价格压力。2006年中国消费电子产品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整体上来看市场供应量增长速度快于市场需求增长速度,造成供过于求的市场态势,导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使消费电子产业陷入越增产越降价的怪圈。
消费电子产品价格下滑压力持续向上游集成电路供应商转移,整机厂商为降低自身风险,不断要求集成电路产品价格下降从而共担终端市场降价带来的风险;与此同时,随着消费电子产品升级换代速度的加快,集成电路从新产品到成熟产品的周期日益缩短,而整机厂商为了保持一定的利润率就要从生产制造、营销渠道、媒体宣传以及料件采购等方面采取措施努力降低成本,这就对集成电路产品的价格形成进一步的压力。

数字风潮催旺中国消费类芯片市场

中国消费电子厂商布局分散、规模不一,对销售渠道及服务形成多层次的需求。中国消费电子厂商布局分散,除了电子产业集中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以及环渤海经济带之外,还在内地其他地区分布大量的厂商;除了海尔、长虹、康佳、TCL这样的消费电子大厂之外,还有大量的中小企业;同时,欧美、日本及我国台湾地区消费电子厂商也将制造工厂转移到了中国内地。由此,这些厂商对渠道及服务需求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特点。
从2005~2006年第2季度中国消费类芯片的品牌结构来看,欧美和日本半导体公司仍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与2004年相比前十大厂商品牌变化不大,排名及增长率则有较大变化。在中国消费电子类集成电路的主要应用领域市场中,2006年欧美和日本厂商仍占据较为明显的竞争优势,尤其是在传统的中高端产品市场中仍占据着主要的市场份额。在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等白色家电中,MCU及解决方案供应商除了日本厂商松下、NEC、Renesas、NEC、Toshiba等占据主要份额外,Freescale也有很强的竞争力。

图:2005~2006Q2年中国消费类芯片市场品牌结构
 http://img93.pp.sohu.com/images/blog/2006/8/1/22/9/10d5c5bfa43.jpg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2006,07

在组合音响、家庭影院、收录放组合机等黑色家电中,集成电路供应商主要以日本及中国台湾地区半导体厂商为主,欧美厂商在模拟集成电路有很高的份额。
在数字家电中,整体上来看TI、ST、ADI、Philips、NS、松下、NEC、Renesas、Infineon、Samsung、Toshiba等欧美日及韩国厂商仍然保持领先优势。与此同时,在新型数字消费产品中,中国台湾及中国内地厂商也在特定应用市场占有一定份额。例如在MP3中,除了Sigmatel、Philips外,中国内地的珠海炬力以及中国台湾的Sunplus也有很高的份额;在机顶盒芯片市场,北京海尔集成电路设计公司表现优异;在DVD解码芯片市场,MTK凭借单芯片产品的高性价比优势占有绝对领先的市场份额;而在LCD TV产品中,吸引凌阳、伟诠、联咏、晶磊、凌越、晶捷科技、晨星半导体等一大批中国台湾半导体厂商加入芯片供应商行列。
在小家电领域,Microchip、ATMEL、Renesas以及中国台湾的Sunplus、Winbond、ELAN(义隆电子)等占有大部分的份额。此外,中国内地半导体厂商如杭州士兰、西格马晶华、无锡友达、绍兴芯谷、华润矽科等在充电器、语音电路、小家电控制电路等也有一定的竞争力。
随着全球电子制造业产能继续向中国转移,未来几年将推动中国消费电子产量持续增长,中国内销市场增长旺盛也对消费电子产业形成很大的拉动作用。与此同时,随着中国数字影音娱乐产品热销以及数字电视市场的启动,都将推动中国数字消费类芯片市场快速增长,从而使得数字消费类芯片在中国消费电子类集成电路比重越来越高。

图  2006~2010年中国消费类芯片市场规模及增长率预测
 http://img94.pp.sohu.com/images/blog/2006/8/1/22/9/10d5c5b6c00.jpg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2006,0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