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IPTV的“激情”还要燃烧多久?

(2006-01-18 19:26:22)
分类: IT产业圈

IPTV的“激情”还要燃烧多久?
《TWICE CHINA消费电子商讯》记者 袁茂峰

2005年注定是IPTV年。
尽管从政策、技术、内容等各个方面来说,仍存在着相当的不确定因素,但国内IPTV业务终于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11月28日,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和上海市电信公司对外宣布,经过前期筹备和试播测试,经国家广电总局许可,上海的IPTV业务12月份开始正式商用。
为何IPTV的第一步迈得如此艰难?这种艰难的步伐,还需要将IPTV的“激情”燃烧多久?
中央数字电视传媒有限公司企划总监杨继红说了一句话:“现在央视的主要精力放在数字电视上,至于IPTV,上面的神仙还在打架,下面闹得凶的炒作成分居多。”
地球人都知道,杨继红所讲的“上面打架的神仙”,就是现在闹得沸沸扬扬却至今未果的“三大标准”,而“下面闹得凶”的,是指华为、中兴等18家宣称拥有全线IPTV产品解决方案的厂商。
IPTV俗称网络电视,它通过电信宽带网或电视网传输电视节目,可随意点播,被视为宽带应用的新“金矿”,诸多电信商、电视商、内容商对之青睐有加。但在中国,它却是一块敏感地带,触动三网合一(广电网、互联网、电信网)的禁区。专业电信咨询机构博通智信在《2005年IPTV业务用户分析及市场策略研究报告》中预测,2008年,中国的IPTV用户数将达到800多万。如果用户户均月消费(仅包括内容使用费)按30元计算,那么,每年的IPTV市场收入将达到30亿元左右。报告指出,在IPTV、手机电视和数字电视的对比中,IPTV的吸引力最大,占69.14%,远远高于数字电视的26.06%和手机电视的4.78%。IPTV互动性和个性化的特点是用户选择的主要原因。而国家信息产业部和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04年底,中国已拥有120万IPTV试用户。比较中国2800万宽带用户和9400万互联网用户这两个庞大的数字,IPTV业务未来发展空间之大可以想象。
广阔的市场空间,难以想象的利益,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机构投身其中,奉献自己的“激情”。而从音视频编解码技术和知识产权保护层面,IPTV是一个漫长的产业链,涉及H.264、MPEG4和AVS等诸多标准。IPTV产业链上的各方对这三种标准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力推H.264,广电系统倾向于MPEG4;阿尔卡特等设备商力推H264,而华为等一部分设备商支持MPEG4。AVS产业联盟等机构则力推AVS。
IPTV的标准尚在探讨中,却已有华为、中兴等18家厂商宣称拥有全线IPTV产品解决方案,争食IPTV这块“大蛋糕”。再联想到前段时间,盛大、海信、长虹等厂商还推出了自己的“盒子”这一事实,可以想象得出,IPTV终端的“激情燃烧”,是何等的激烈。
随着IPTV商用试验试点地的扩大,运营商之间、制造商之间、内容提供商之间以及各方之间的竞争、利益冲突,将使得混战的局面日趋复杂化。
即便是在已经宣布正式商用的上海,在“电视+机顶盒”终端方面,就存在着三种IPTV发展模式,即大宁模式、古北模式和浦东模式。三者由不同的运营主体采用不同技术:大宁模式是对现有的普通电话线进行改造,提升带宽;古北模式是采用新的网络架构再建一张光纤城域网;浦东模式则是对现有的ADSL宽带网进行升级。上海这种不同运营主体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让我们对标准尚未统一明确的终端市场更加迷茫。
实际情况是,尽管MPEG4的标准目前也还没有统一,多种编码格式相互并存,现在网上片源最多是MPEG4,H264也出现了,但AVS的到目前为止记者还没见过。因此有人认为,与其在标准争吵之中燃烧IPTV的“激情”,还不如一改由国家来推标准的情况,由市场来酝酿,毕竟有需求的客户群体才是最主要的。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内容牌照对消费者来说不是最关键的问题,一旦IPTV的发展成为一种趋势,牌照就不再是一种很大的阻碍。该人士认为,对消费者来说,消费渠道是关键。消费渠道没有垄断,就不能对上游的内容提供商形成遏止,造成内容价格的居高不下,IPTV如果完全依靠有线电视网运作,那就会形成IPTV在广电的完全控制下,形成内部垄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