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国际化等旗号下的买办教育宗教教育复古教育与民粹教育
渐新堂
在我国40年来的改革开放过程中,千头万绪百废待兴,教育自然首当其冲。
然而。也因为百废待兴,教育的效果滞后性,使得其改革之路尤其曲折与多变,至今仍然成为老百姓中最劳心的事。
在千船竞发百舸争流的时代,尤其是在自说自话的自媒体时代,在国家以及各地忙于经济建设基础建设的特殊年代,教育界也不甘落伍,开足马力往前闯。
因为国家难以顾及,在工作报告中往往将重要性放在词汇层面,如,第七,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首位。在实践中,又因为教育的多因素性以及效果的滞后性,在考试测量等问题上都没有精力进行认真的研究,简单化地一刀切,义务教育阶段一律不得进行统一考试。并大力鼓励在不考试的前提下创新,这样一来,在市场经济的鼓动下,教育领域的诸多观念就如雨后之菌,蓬蓬勃勃挤挤搡搡地生长起来。
其中,具有典型性和影响力的有以下四种。
一 以教育国际化的美名搞殖民教育,买办教育
近三百年来我国闭关锁国,积贫积弱,尤其是鸦片战争以来打得找不着北。割地赔款,国力大伤。很多知识分子逐渐形成了言必称希腊的思维定式。
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的教育也开始睁开眼睛看世界,学欧美。尤其是GDP还很落后的情况下,基本上是唯欧美是瞻。凡是欧美的教育,都是最好的教育,凡是欧美的学校,都是中国望尘莫及的完美学校。
进一步发展,凡是中国教育中的缺陷,欧美一定有解决妙方,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就要去欧美学习几招。
在利益集团的裹挟下,出国留学成为一种滚滚洪流。一些社会机构也投资教育,将国内学习困难的学生,通过花钱输送到学习宽松毫无学习压力的国外读书。美其名曰,在搞教育国际化。
我们的国家需要培养有国际视野有国际文化理解的人,有参与国际竞争的人才,但是,这绝对不等于是将自己的学生大量输出培养成欧美国家的人才。
上世纪印度的教育家就警示,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切不可去搞什么教育国际化。教育国际化的结果,实质上就是人才的拱手相送。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先生前几年也再三发文呼吁,不应该提不应该搞教育国际化,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应该有长远眼光,站在国家民族利益的高度来做教育。
但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一些利益集团,一些新闻媒介,一些铜臭熏天的校长,往往是打着教育国际化的旗号,干着殖民教育买办教育金钱勾兑教育的事情。
曾几何时,一些民办学校周一的晨会上,升美国国旗唱美国国歌,这还不是殖民教育吗,不是帮办买办教育吗?一些权贵学校完全没有中国国民在为学校纳税的概念,贪婪吮吸着老百姓的血汗钱,却大肆诋毁谩骂中国落伍,不切实改变发展中的困难,反而鼓励学生逃离中国去外国读书。一时间,中国的很多公办高中,似乎都在走美国预备高中的路,为欧美大学培养后备人才,大力开设AP课程。
为了装点门面,除了学习有困难家庭有金钱的学生外,也还去动员一些学习相对不太差在中国高考竞争中缺乏自信的学生去国外读书,以减少自己学校的高考总人数这一分母,提升同行竞争的宣传力度。在沿海发达地区,一些所谓的名校,招全市优质生源1000,参加高考的人数则多年维持在700上下,三分之一的尖子生被教育国际化之后,重点率自然喜不自禁地攀升。
教育国际化的背后,有过多少慈善资助,有过多少民族魂家国情教育,有过多少磨难教育,有过多少做人的植根教育?除了赤裸裸的金钱,教育国际化的外表戳穿之后,还剩下些什么?
二 以人文主义教育为旗号的宗教教育
在激烈的现实竞争中,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之下,一些人的确也需要另辟路径,寻找安身立命之处。
在空洞的政治说教过头之后,的确需要进行调整。然而,利用此机会,宗教教育在一些地方开始悄无声息地继而肆无忌惮地进行着。
言必称慈悲,在人文教育悲悯情怀教育的旗号下,从日行一善开始,逐渐演变为讲轮回,讲来世,讲因果报应。在有效的孩子心灵中,没有了基础教育中的自然、社会、自我三大领域的学习认知,只剩下了上帝耶稣释迦摩尼。一些地方,利用一些物资引诱,开着大巴在三点半的时候等候在学校门口,一放学,车就直奔教堂,直奔庙观,让孩子听取与接受更有竞争力的宗教教义的宣讲与训练。
一些发展地区的学校,也以慈善为幌子,博得一开办就成为名校的美名,召开以慈善挂名的研讨会,分享给信徒与居士身份的教师校长,也获得到外省外地相互公款往来参观学习的机会。这些学校的科学教育,唯物主义教育,历史主义教育,能够得以实施吗?
三 以弘扬传统文化之名实行的复古教育
在向现代化进军的过程中,自然会出现大大小小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操之过急,有的学偏了方向,有的还往往旧问题没有解决新问题又叠加出来了。
怎么办,除了学习西方,也自然也应该在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去吸纳有用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养料。
在我国的GDP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贸易成为第一大国的时候,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的感觉油然而生,且日益坚定。
在社会问题不断产生,新旧矛盾不断交织的时候,一些人就较早地开始向传统文化寻找药方,这无疑是正确的思路之一。
问题在于,我们一百多年来的思考奋斗实践,都是错误的吗,我们对中华文化中的糟粕所进行批判完全错误了吗?应该承认,在国家民族苦难深重的时刻,对传统文化旧文化的彻底否定,狂飙运动,暴风骤雨似的的批判打倒,“几千年来的历史上歪歪斜斜地写着两个字:吃人”,倒洗澡水连带把婴儿也倒掉的做法,的确应该反思,应该引以为鉴。
但是,我们搬出老祖宗的二十四孝图,搬出弟子规,搬出三字经、增广贤文,就能够解决我们今天教育面临的诸多问题吗?我们还能够抓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吗?
穿宋服着唐装,额头点红,实行开笔礼、行跪拜礼,一些地方甚至还开办所谓的国学馆经学堂,将孩子与现代社会时代发展隔离开来。这些形式主义的东西,出来蛊惑百姓大块赚钱之外,又能够解决什么问题呢?
我们需要继承的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经过时间长河严格苛刻淘洗筛选下来的精华,应该是优秀传统文化,而不是不问青红皂白一股脑儿的全盘复古。
复古教育的结果,是农耕文化的复活,是现代教育在今天的严重倒退,是小国寡民理想主义的异想天开,赚到的是钱财,失去的是一代孩子在社会在时代发展上的格格不入,最终被边缘被淘汰。
四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旗号的民粹教育
在交通物流人流意识流不断深入渗透到全世界的方方面面时,一些人一看到我国取得经济上的巨大成就时,就又开始头脑膨胀,自我感觉失衡。在国际形势一复杂,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的时候,又开始固步自封起来,以为凭借自己的一国之力一己之力,天下没有什么值得学习借鉴的东西,只要有意志力,就能够解决与排除万难。
我们吸取世界发达国家的先进理论先进经验,加快了国家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但是,一些人却认识不到这一点,往往怀着一种少有的一旦进步就不知所以,洋洋得意起来。以为一切都是自己的成就,离开了世界我照样活得很成功。非常错误地认为,普天之下唯我最大,只要我们中华民族凝神聚力,就是使用锯子斧头也能够制造出宇宙飞船。
民粹教育的最大危害是在全球一体化过程中,看不到自己的差距还沾沾自喜,在全世界的发展中的落伍越来越严重。
小国寡民的农耕思想,自给自足的传统意识根深蒂固,自然只会被边缘化,被搁置在时代飞速发展的高速列车之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