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双宾语的分割识别
四川
唐建新
汉语双宾语的识别,通常使用的方法有三:
一、记词识别
能带双宾语的动词,往往是表示“教导”、“告诉”、“问”、或者“给”、“送”一类意思的,数量有限,可以凭记词来识别双宾语。如:
① 赠给王师傅一张奖状。
② 告诉小李一件事。
二、意义识别
双宾语通常是一个指人,紧靠动词谓语(即近宾语),一个指物,远离动词谓语(即远宾语)。凡不完全符合指人指物和语序这三个条件的,均不是双宾语。如:
③我问了他同班同学。
④他打了我邻居。
⑤你买过衬衣纽扣?
⑥王老师在做飞机模型。
⑦兰兰恨死了茶馆主人。
⑧这事已告诉学校老师。
以上六句均不是双宾语,因为:③④系人+人;⑤⑥系物+物;⑦⑧虽有“人”有“物”,但语序不对,也不是双宾语。
三、加“的”识别
宾语部分中指人与指物的语词之间若有修饰、限制、领属关系,其间则可以加“的”,这样的宾语不是双宾语;如果指人与指物的语词分别受动于动词谓语,其间就没有修饰、限制、领属关系,不能加进一个“的”字,这样的宾语是双宾语。如:
⑨我撕烂了他一本书。
我撕烂了他的一本书。
⑩连长给了老乡两块银元。
*
连长给了老乡的两块银元。
显然,⑨能加进“的”字,不是双宾语;⑩不能加进“的”字,是双宾语。
识别双宾语,除了上述三种通常采用的方法外,我认为还可以采用分割识别的方法,兹介绍如次:
作法:能用介词把宾语部分分成两部分,并将远宾语提至动词谓语前作状语的,原宾语部分即为双宾语,否则便不是双宾语。如:
11
咪咪咬烂了他一张画。
* 咪咪把一张画咬烂了他
12 我给了小李三张票
我把三张票给了小李。
显然,11
不是双宾语,12是双宾语。
理由:双宾语可以用来分别回答“谁”和“什么”的提问,这是能够进行分割的理论根据。在双宾语中、指人的近宾语靠近动词较紧,指物的远宾语离开动词较远。因此,远离动词的指物宾语因其与动词谓语结合不紧,可通过介词分割,将其提到动词谓语前做状语。这是能用介词将指物宾语提前的客观基础。如果宾语的各个部分互相间结构紧密,只有修饰、限制、领属关系,就不能进行分割,更不能用介词提前,其间当然不存在远宾语近宾语之分,也就决不是双宾语了。
原载于《中学生学习报》1985年4月1日
重贴附记:这是25年前发表的语言学方面的文章,当时正值《中学语文教学语法系统提要》公布,全国各地正在掀起学习领会的热潮,自己读书期间也曾经将主要精力放在了语言学上面,虽然后来也曾经在成人高校教过三轮《现代汉语》两轮《语言学概论》,仍然深感语言学的教学与研究尚不过瘾。尽管我国的语言学研究进展不尽如人意,有其实现代汉语的研究遭到颠覆性的摧毁后,至今没有很好建立起大家认可的现代汉语以及我国自己的语言学,尤其缺乏的是中学教学所需要的语言学。虽然工作的原因自己没有继续着语言学方面的关注,但是,内心深处依然坚信我国的现代汉语依然是一种可以认识可以研究的语言,是可以利用其规律进行学习的语言,也是可以在中学阶段进行理性学习的语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