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关于马云、潘石屹套现跑路的消息又沉渣泛起,引发众多网民的热议。其实,作为全世界富豪移民数量最多的国家(不是之一),他们俩不过是因为大过显眼,被互联网盯上罢了,那些想跑的早跑了,没跑的也在偷偷摸摸地做着各种跑路准备。
改革开放以来很长一段时间,中国都是全球资本投资的热点国家,每年都吸引着海量的世界资金涌入,但现在却眼睁睁地看着一些个人和企业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向海外转移资金,这反差也太大了。有海外媒体报道称,2010年以来,Z国每年有大约2500-3000亿美元的资金流到国外,这相当于当年Z国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左右。
2014年,Z国民营企业X00强在某地开了个峰会,受“某瑶牛奶”事件影响,这些Z国的顶级富豪们用三天的时间深入讨论后得出的唯一一个结论,就是赶紧连人带钱跑到G外去,Z国,再待下去,B安全!从那时起,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老板开始着手跑路。面对汹涌澎湃的富豪移明大君,海内外媒体惊呼:中国每一个顶级富豪不是在跑路,就是在制定跑路计划!这股资本外tao的歪风在石八以后越演越烈,以致ZY不得不于2017年采取了断然措施。
事实上,想移明的不仅是为数不多的亿万富翁,招商银行与联合贝恩公司发布的《2011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2011年,在受访的可投资资产规模在1亿元以上的富人中,约27%已经完成投资移明,另有47%正在考虑移明M国。这样的调查我们不知道准确度到底有多高,不过,相关的证据并不少。
发展中*国家公众向发达国家移民的现象很普遍,但情况各有不同。例如家庭庞大的印度人为的是省下大笔的子女教育费,拉美人为的是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而Z国人有些让人匪夷所思,约85%的移民并不离开中国,他们只是换个身份。事实上,赚钱的最佳地点还是在Z国,他们移明的目的则是为了将赚到的钱放在一个他们认为更安全的地方。换句话说,外流资金寻求的不是最高额的回报(这种回报目前仍要在国内寻找),而是避风港。这反映了富豪们出tao的根本原因是他们缺乏安全感。为什么缺乏安全感,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手中的资金是有些是飞法所得,另一方面是Z国政府在S人财产的保护上还没有牢固树立S人财产神圣不可QF的观念。
有媒体报道称,中国日益高度集全的真制环境正引发一场富豪及精英的tao离潮,他们不仅担心财富消失,还对自身安危感到惶恐。欧洲著名律师莱斯佩兰斯解释说,这些富商过去数十年在Z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繁荣时期受益匪浅,但现在他们担心国家会以盛传的G税制代替“共同富裕”名义下的“自发捐款”来剥夺他们的资产,也越来越担心自身的安危。这些担心,使得他们十分迫切地想去一个“风可进雨可进但国*王不可进”的国家。但不管富豪们怎么想,有一点是可以明确的,即资本外tao不仅仅是为了tao避外汇管*制,也有可能是为规避国内真制和经济风险,tao避税收征管,或是为了X钱和转移资产。从Z国的情况看,资本外tao至少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是转移飞法所得。如一些人tang污、受会、寻租等所获得的资金,侵吞的G有资产,从事走S、贩S、Z骗、tou(漏)税所攫取的巨额财富,都构成了资本外tao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实现化公为私。由于国内处于体制转轨时期,国有和集体企业激励、约束和内部监控机制不健全,境内母公司通过各种方式向境外子公司或外商转移资产、利润,使少数人在境外获得了更大的公有资产支配权、或者直接化公为私。相当一部分人由此获得了投资移民身份,在境外购买房地产,将子女送出国外。
三是转移个人财产。由于担心私人合法资本被Q占,一些民营企业主采取抽tao资本或购买“绿卡”到国外的办法,将资本转向所谓的“避风港”国家。同时,由于国内仍然对资本项目严格管制,移民的财产只能汇出收益部分,而本金部分不能转移,也会引起变相抽tao。
《w有之乡》的文章则把中国富豪向海外转移资产的方式归纳为两种:一是金蝉脱壳,将巧取豪夺来的资产以离婚的方式转移给早已移民海外的妻子或丈夫;二是狡兔三窟,以离岸家族信托、海外慈善基金会、开曼控股公司等形式将公司或个人绝大部分资产转移到海外。其中,离岸信托是富豪们的首选。
顶级富豪们之所以选择离岸信托,主要是因为离岸信托中股权所对应的财富,从法律上来讲都不属于富豪个人,在征税上也就没有划分在应征税额范围内,能够很好的避税。另外,离岸信托中的资产,只要配偶不在家族信托受益人的名单里,那么离婚后配偶是无法分割其资产的。而且,即使这些富豪生意上遭受什么损失,或者遇到其他的情况,变成一无所有的穷光蛋,离岸信托中的资产依然不会有损失。最后,离岸信托可以规避企业在继承过程中因为复杂的继承程序,而出现高额的税收,这样的损失往往大的惊人。
选择以离岸依托的方式出tao,最典型的莫过于李嘉诚了。从布局英国、迁址开曼,到将资产转移至家族信托,李嘉诚为此准备了20年。网上流传着一个段子:几位顶级富豪和李嘉诚一起比赛,大家都觉得李嘉诚老了腿脚不好使,结果他跑了第一。大家都很奇怪,李嘉诚大笑道:谁让你们听见qiang声才跑呢......
五年前,年逾古稀却跑到英国大买特买的李嘉诚,慢悠悠说了一番话:“我今年87岁了,已经是古稀之年,安全比利润对我来说更重要。我从来就不是大家说的是什么超人,我可能算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但我其实更是一个普通的人,甚至是一个老人。我希望我的人生,能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而不想在晚年横生枝节。我也希望我的家人和我的商业在我故去之后,正常运转,得到良好的继承。”
逃避了应尽的义务,确实够顶级聪明。只是,说好的先富带后富,大家共同富裕呢?
改革开放之初,国家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为的是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国民的共同富裕。但现在,先富起来的人考虑的却是如何离开这个国家,离开生于斯、长于斯的高天厚土,把财富转移到海外,带动别国的
GDP 和就业机会。自己的财富取之于自己的国家和人民,最后却让别国受益,这TM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啊。
有专家说留不住富人的国家就是留不住人的国家,那些留下来的人,只是缺少移明能力。他们认为,一些国人赚了钱就往外跑,是对我们这个社会失去了信心。甚至举例说,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因害怕秦国的B政,魏、楚的国民遇见天灾也不敢往秦国逃荒,而《桃花源记》中的农人为了“避秦”,宁愿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当今的Z国远比秦国要自由富裕,所以那些离开的富人,仅仅是为了寻找自己的桃花源。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看不过是做贼心虚罢了。古今中外,众所周知的是一句话是“为富不仁”。改革开放四十年多以来,是不是每个富豪都敢拍着胸脯说,我赚的每一分钱都是干净的,我的人生没有任何污点。估计没有!因此,十多年前,思想界、理论界对要不要追究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原最”争论了很长一段时间,最后还是YB同志的儿子胡德平站出来大喝一声:不要争了,民营企业家“原最”的产生有其特定的历史原因,这样争来争来争去,受损的终究是整个国家和人民!我们要做的,是引导这些先富起来的社会阶层如何带领更多的人走上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国家因此放过了天生就带有“原最”的这些中国富豪,但他们却并未因此对D和ZF感恩戴德,而是一边利用国内良好的营商环境发着横财,一边想着怎样把自己通过巧取豪夺赚来的钱财转移到国外。都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可大家看看马云们又做了些什么呢?特别是当ZY宣布进入共富时代后,他们竟然把新时代的共同富裕政策片面地理解为“S富济贫”而惶惶不可终日,整天想的是如何套现,是如何跑路,如何逃避自己的社会责任……
一些富豪甚至妄图以哈耶克的理论作支撑,tao避自己在共同富裕道路上应该同履行的义务。他们忘了改革开放的政策是谁给的,中国的工业化基础是开国几代人勒紧裤腰带干出来的,中国目前的安全与稳定所带来的优良的经商环境是谁提供的。没有国家建设的四通八达的公路、铁路、飞机航线,哪里来的线上电商巨头。这些建设没有成本吗?这些付出不需要回报吗?但富豪们并没有为这些外部性付出过什么,他们充分享受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带来的这些红利后,能说自己没有义务为社会回馈点什么?
共同富裕是以高质量发展为基石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富裕,是在做大“蛋糕”的基础上分好“蛋糕”,是效率与公平、发展与共享的辩证统一,而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特别是要看到,共同富裕,从来都不是对富人财富的损害,因为富豪们的财富是因为有了前期和现在中国伟大的工业化和基础建设,才有了他们成功的条件和基础,他们享受了这些福利,然后站在这些物质基础之上获得了常人难以企及的财富。这些成本是谁在承担?是过去和现在广大的纳税阶层,是整个劳动阶层,是整个社会在承担和付出。如果你觉得这损害了你们的利益,那是因为你接受了你们所获得的财富仅仅只是因为你们个人努力获得的这一个设定,而忽略了整个社会付出的成本、承担的代价。事实上,他们所“拥有的”这些财富,从来不是全部都属于他们。
这一点马云倒是看得很清楚,多年前他就曾告诫众多同道中人:钱一多就不是自己的了!但他当时说这话的时候,目的更多的是想告诉大家赶快跑吧,而不是想告诉大家,为什么自己能够赚到那么多的钱,为什么这些年来赚的钱并全是自己一个人的,要主动回馈和反哺社会,自觉做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有人讲,现在Z国的富人都挺纠结的。不跑吧,自己的屁股不干净,ZF真要收拾你,不过分分钟的事。跑吧,欧美白皮信不过,非洲太穷去不了,中东太乱不敢去,即便出去了也很有可能被人家吃干抹净再弄死。比如富力联席董事长张力在英国被指控行贿而逮捕,就是个活生生的案例。
不可否认,资本外逃tao不仅是对z国经济的伤害,更会动摇国人的信心,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之道依然是改革,不仅是市场改革,更是真制改革和F制改革。从长远看,对于资本外tao的治理,D和ZF在加强监管的同时,一定要从疏导这一根本方面下功夫,完全堵死资本外流的途径,尽快建立资本正常流入流出的机制。
但同时,广大的富豪们更应该看到,数字经济的到来,平台企业(互联网企业)的崛起,让资本扩张的边际成本相比于传统行业几乎为零,财富积累速度成倍增长,ping富差距只会比以前以更快的速度拉开。实现财富的二次分配,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共同富裕,已经是摆在全国人民面前的一道坎,而且从未像如今这样的迫切。这条财富鸿沟,中国能否跨越,是中国实现民族复兴的一大难关!
在事关国家大局和民族大义的大势、大事面前,从来都是顺者昌、逆者亡。只有把自己的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捆绑在一起,你才能真正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否则就只有被历史淘汰的份儿。
因此,与其套现跑路,不如带头坚持共同富裕的方针不动摇,始终以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自觉扎根生我养我的土地,紧紧抓住企业混改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积极适应G进M退的发展趋势,主动拥抱变革,拥抱时代,拥抱人民,以更好的“一次分配”带动员工共富;持续发力产业帮扶,为“二次分配”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积极投身公益事业,为“三次分配”提供更多可支配财富,以自己的“星星之火”照亮从先富到共富的历史演进。
大卫:共富时代中国富豪的历史抉择
这两天关于马云、潘石屹套现跑路的消息又沉渣泛起,引发众多网民的热议。其实,作为全世界富豪移民数量最多的国家(不是之一),他们俩不过是因为大过显眼,被互联网盯上罢了,那些想跑的早跑了,没跑的也在偷偷摸摸地做着各种跑路准备。
改革开放以来很长一段时间,中国都是全球资本投资的热点国家,每年都吸引着海量的世界资金涌入,但现在却眼睁睁地看着一些个人和企业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向海外转移资金,这反差也太大了。有海外媒体报道称,2010年以来,Z国每年有大约2500-3000亿美元的资金流到国外,这相当于当年Z国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左右。
2014年,Z国民营企业X00强在某地开了个峰会,受“某瑶牛奶”事件影响,这些Z国的顶级富豪们用三天的时间深入讨论后得出的唯一一个结论,就是赶紧连人带钱跑到G外去,Z国,再待下去,B安全!从那时起,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老板开始着手跑路。面对汹涌澎湃的富豪移明大君,海内外媒体惊呼:中国每一个顶级富豪不是在跑路,就是在制定跑路计划!这股资本外tao的歪风在石八以后越演越烈,以致ZY不得不于2017年采取了断然措施。
事实上,想移明的不仅是为数不多的亿万富翁,招商银行与联合贝恩公司发布的《2011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2011年,在受访的可投资资产规模在1亿元以上的富人中,约27%已经完成投资移明,另有47%正在考虑移明M国。这样的调查我们不知道准确度到底有多高,不过,相关的证据并不少。
发展中*国家公众向发达国家移民的现象很普遍,但情况各有不同。例如家庭庞大的印度人为的是省下大笔的子女教育费,拉美人为的是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而Z国人有些让人匪夷所思,约85%的移民并不离开中国,他们只是换个身份。事实上,赚钱的最佳地点还是在Z国,他们移明的目的则是为了将赚到的钱放在一个他们认为更安全的地方。换句话说,外流资金寻求的不是最高额的回报(这种回报目前仍要在国内寻找),而是避风港。这反映了富豪们出tao的根本原因是他们缺乏安全感。为什么缺乏安全感,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手中的资金是有些是飞法所得,另一方面是Z国政府在S人财产的保护上还没有牢固树立S人财产神圣不可QF的观念。
有媒体报道称,中国日益高度集全的真制环境正引发一场富豪及精英的tao离潮,他们不仅担心财富消失,还对自身安危感到惶恐。欧洲著名律师莱斯佩兰斯解释说,这些富商过去数十年在Z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繁荣时期受益匪浅,但现在他们担心国家会以盛传的G税制代替“共同富裕”名义下的“自发捐款”来剥夺他们的资产,也越来越担心自身的安危。这些担心,使得他们十分迫切地想去一个“风可进雨可进但国*王不可进”的国家。但不管富豪们怎么想,有一点是可以明确的,即资本外tao不仅仅是为了tao避外汇管*制,也有可能是为规避国内真制和经济风险,tao避税收征管,或是为了X钱和转移资产。从Z国的情况看,资本外tao至少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是转移飞法所得。如一些人tang污、受会、寻租等所获得的资金,侵吞的G有资产,从事走S、贩S、Z骗、tou(漏)税所攫取的巨额财富,都构成了资本外tao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实现化公为私。由于国内处于体制转轨时期,国有和集体企业激励、约束和内部监控机制不健全,境内母公司通过各种方式向境外子公司或外商转移资产、利润,使少数人在境外获得了更大的公有资产支配权、或者直接化公为私。相当一部分人由此获得了投资移民身份,在境外购买房地产,将子女送出国外。
三是转移个人财产。由于担心私人合法资本被Q占,一些民营企业主采取抽tao资本或购买“绿卡”到国外的办法,将资本转向所谓的“避风港”国家。同时,由于国内仍然对资本项目严格管制,移民的财产只能汇出收益部分,而本金部分不能转移,也会引起变相抽tao。
《w有之乡》的文章则把中国富豪向海外转移资产的方式归纳为两种:一是金蝉脱壳,将巧取豪夺来的资产以离婚的方式转移给早已移民海外的妻子或丈夫;二是狡兔三窟,以离岸家族信托、海外慈善基金会、开曼控股公司等形式将公司或个人绝大部分资产转移到海外。其中,离岸信托是富豪们的首选。
顶级富豪们之所以选择离岸信托,主要是因为离岸信托中股权所对应的财富,从法律上来讲都不属于富豪个人,在征税上也就没有划分在应征税额范围内,能够很好的避税。另外,离岸信托中的资产,只要配偶不在家族信托受益人的名单里,那么离婚后配偶是无法分割其资产的。而且,即使这些富豪生意上遭受什么损失,或者遇到其他的情况,变成一无所有的穷光蛋,离岸信托中的资产依然不会有损失。最后,离岸信托可以规避企业在继承过程中因为复杂的继承程序,而出现高额的税收,这样的损失往往大的惊人。
选择以离岸依托的方式出tao,最典型的莫过于李嘉诚了。从布局英国、迁址开曼,到将资产转移至家族信托,李嘉诚为此准备了20年。网上流传着一个段子:几位顶级富豪和李嘉诚一起比赛,大家都觉得李嘉诚老了腿脚不好使,结果他跑了第一。大家都很奇怪,李嘉诚大笑道:谁让你们听见qiang声才跑呢......
五年前,年逾古稀却跑到英国大买特买的李嘉诚,慢悠悠说了一番话:“我今年87岁了,已经是古稀之年,安全比利润对我来说更重要。我从来就不是大家说的是什么超人,我可能算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但我其实更是一个普通的人,甚至是一个老人。我希望我的人生,能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而不想在晚年横生枝节。我也希望我的家人和我的商业在我故去之后,正常运转,得到良好的继承。”
逃避了应尽的义务,确实够顶级聪明。只是,说好的先富带后富,大家共同富裕呢?
改革开放之初,国家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为的是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国民的共同富裕。但现在,先富起来的人考虑的却是如何离开这个国家,离开生于斯、长于斯的高天厚土,把财富转移到海外,带动别国的 GDP 和就业机会。自己的财富取之于自己的国家和人民,最后却让别国受益,这TM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啊。
有专家说留不住富人的国家就是留不住人的国家,那些留下来的人,只是缺少移明能力。他们认为,一些国人赚了钱就往外跑,是对我们这个社会失去了信心。甚至举例说,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因害怕秦国的B政,魏、楚的国民遇见天灾也不敢往秦国逃荒,而《桃花源记》中的农人为了“避秦”,宁愿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当今的Z国远比秦国要自由富裕,所以那些离开的富人,仅仅是为了寻找自己的桃花源。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看不过是做贼心虚罢了。古今中外,众所周知的是一句话是“为富不仁”。改革开放四十年多以来,是不是每个富豪都敢拍着胸脯说,我赚的每一分钱都是干净的,我的人生没有任何污点。估计没有!因此,十多年前,思想界、理论界对要不要追究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原最”争论了很长一段时间,最后还是YB同志的儿子胡德平站出来大喝一声:不要争了,民营企业家“原最”的产生有其特定的历史原因,这样争来争来争去,受损的终究是整个国家和人民!我们要做的,是引导这些先富起来的社会阶层如何带领更多的人走上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国家因此放过了天生就带有“原最”的这些中国富豪,但他们却并未因此对D和ZF感恩戴德,而是一边利用国内良好的营商环境发着横财,一边想着怎样把自己通过巧取豪夺赚来的钱财转移到国外。都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可大家看看马云们又做了些什么呢?特别是当ZY宣布进入共富时代后,他们竟然把新时代的共同富裕政策片面地理解为“S富济贫”而惶惶不可终日,整天想的是如何套现,是如何跑路,如何逃避自己的社会责任……
一些富豪甚至妄图以哈耶克的理论作支撑,tao避自己在共同富裕道路上应该同履行的义务。他们忘了改革开放的政策是谁给的,中国的工业化基础是开国几代人勒紧裤腰带干出来的,中国目前的安全与稳定所带来的优良的经商环境是谁提供的。没有国家建设的四通八达的公路、铁路、飞机航线,哪里来的线上电商巨头。这些建设没有成本吗?这些付出不需要回报吗?但富豪们并没有为这些外部性付出过什么,他们充分享受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带来的这些红利后,能说自己没有义务为社会回馈点什么?
共同富裕是以高质量发展为基石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富裕,是在做大“蛋糕”的基础上分好“蛋糕”,是效率与公平、发展与共享的辩证统一,而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特别是要看到,共同富裕,从来都不是对富人财富的损害,因为富豪们的财富是因为有了前期和现在中国伟大的工业化和基础建设,才有了他们成功的条件和基础,他们享受了这些福利,然后站在这些物质基础之上获得了常人难以企及的财富。这些成本是谁在承担?是过去和现在广大的纳税阶层,是整个劳动阶层,是整个社会在承担和付出。如果你觉得这损害了你们的利益,那是因为你接受了你们所获得的财富仅仅只是因为你们个人努力获得的这一个设定,而忽略了整个社会付出的成本、承担的代价。事实上,他们所“拥有的”这些财富,从来不是全部都属于他们。
这一点马云倒是看得很清楚,多年前他就曾告诫众多同道中人:钱一多就不是自己的了!但他当时说这话的时候,目的更多的是想告诉大家赶快跑吧,而不是想告诉大家,为什么自己能够赚到那么多的钱,为什么这些年来赚的钱并全是自己一个人的,要主动回馈和反哺社会,自觉做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有人讲,现在Z国的富人都挺纠结的。不跑吧,自己的屁股不干净,ZF真要收拾你,不过分分钟的事。跑吧,欧美白皮信不过,非洲太穷去不了,中东太乱不敢去,即便出去了也很有可能被人家吃干抹净再弄死。比如富力联席董事长张力在英国被指控行贿而逮捕,就是个活生生的案例。
不可否认,资本外逃tao不仅是对z国经济的伤害,更会动摇国人的信心,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之道依然是改革,不仅是市场改革,更是真制改革和F制改革。从长远看,对于资本外tao的治理,D和ZF在加强监管的同时,一定要从疏导这一根本方面下功夫,完全堵死资本外流的途径,尽快建立资本正常流入流出的机制。
但同时,广大的富豪们更应该看到,数字经济的到来,平台企业(互联网企业)的崛起,让资本扩张的边际成本相比于传统行业几乎为零,财富积累速度成倍增长,ping富差距只会比以前以更快的速度拉开。实现财富的二次分配,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共同富裕,已经是摆在全国人民面前的一道坎,而且从未像如今这样的迫切。这条财富鸿沟,中国能否跨越,是中国实现民族复兴的一大难关!
在事关国家大局和民族大义的大势、大事面前,从来都是顺者昌、逆者亡。只有把自己的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捆绑在一起,你才能真正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否则就只有被历史淘汰的份儿。
因此,与其套现跑路,不如带头坚持共同富裕的方针不动摇,始终以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自觉扎根生我养我的土地,紧紧抓住企业混改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积极适应G进M退的发展趋势,主动拥抱变革,拥抱时代,拥抱人民,以更好的“一次分配”带动员工共富;持续发力产业帮扶,为“二次分配”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积极投身公益事业,为“三次分配”提供更多可支配财富,以自己的“星星之火”照亮从先富到共富的历史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