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连的细节

(2011-09-12 19:09:14)
标签:

文化

 大连的细节

与老伴在大连旅顺博物馆院子里


 

大连的细节

韩石山

 

前些日子,参加《半岛晨报》办的一个笔会,带回两本画册,一本是《半岛蓝调·半岛晨报改版蓝皮书》,一本是《223·2010半岛晨报编辑部年度颁奖礼观影手册》。

虽说连来带去只有四天,不算太累,既是出了远门,回来总要休息两天,是对自己的犒劳,也是对出行的回味。回味的方式之一,便是翻看这两本画册。翻看的一个主要目的,是看里面哪位是这次见过的,王宏萍找见了,沈琪霞找见了,李洪波找见了……男孩子不说了,我的一个感觉,女孩子都不如真人漂亮可爱。

那位副总王什么呢,找呀找,怎么也找不见。错了,我错过了领导的几页。这不是王小岩吗!《手册》上的是照片,《蓝调》上的是素描,比较了一下发式,后者肯定是照前者画的。先前的感觉更强烈了,女孩子或者说是女士,确实不如真人漂亮。是她们不会照像吗,还是一进入庄重的画册,就要这么一副庄重的模样?

此中的原委何在。一是真人有真人的气息,这是照片无法传达出来的,再是真人的背景,乃青山绿草,碧海蓝天,而照像的背景,多是室内,或是高磅的白纸。不经意间,又想起了去旅顺的大巴车上的一幕。

前一天开大巴的,是一位中年师傅,去旅顺换了一位,是位三十出头的小伙子。小岩同志坐在前面,离师傅近些,或许是为了活跃车上的气氛吧,不时跟师傅说上两句话。师傅说话带大连口音,小岩请他说句大连话,说了,意思是一个老太太带着一篮子鸡蛋上火车,人多拥挤,将一篮子鸡蛋挤了个“细碎”。果然有特色,跟前的人都笑了。不知怎么,话题转到师傅的发型上。

实际上一上车,我也注意到了,觉得这位年轻师傅颇具气质。体现在何处?高高的个头,健壮的身板,周正的脸膛,似乎是又似乎不是。叫小岩一提醒,马上就明白过来,就在这发型上。浓密墨黑,厚厚实实,却近似板寸,据说做这样一个发型要二三百元。一次停车后,师傅也下车了,我特意观察了一下,不光发型,他的装着也很讲究,质量不是多么好,肯定也不会差,关键是称身合体,整洁挺括。这发型,这着装,让他看上去特别的精神,特别的帅气。

好像也是在车上,小岩还说到大连市民的一个特点,就是不管在家里吃什么,出门都会有一身好料子衣服。他们要的是配得上这个城市。就是因了这一点,大连近年来的拆迁改造,虽说对他们的生活造成相当程度上的影响,也默默地承受了。有人以此奚落大连人。我听了却只有敬佩,只有感动。一个城市的人,以所在的城市为荣,这样的境界,不是每个城市都有的。

离开大连的当天,我的老乡屈根存先生请我吃饭,市文联的王晓峰先生也来了,席间,屈先生直夸大连人的素质高,原话是“跟咱那儿不能比”。王先生则抱歉地说,这两年正是大连的建设期,地铁,各项工程一起上,太乱了,过上两年你再来,一定大变样。这是一个主人的口气。

星海广场的一侧,有个地标性的建筑,是一本打开的书。如果说这是一部长篇小说的话,报社的编辑,开车的师傅,还有屈先生和王先生的话,就是这本书的细节。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细节,大连的天才更蓝,水才更碧,大连这部长篇小说才更有看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