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价学费培养出了什么样的人才---血本无归的二次创业(上)

(2006-04-05 22:59:54)

年底就满40岁的周奇凤,在去年选择了个人创业,成立了北京赢思强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帮助企业改制重组和境外融资上市。作为中欧2000级MBA学员,周奇凤说是中欧让他改变了对社会的认识,尤其是对经济、市场和企业管理的理解。“让自己的一些经验、教训和经过中欧学习悟出的一些书本上没有的东西,发挥用场,让那些实际上需要我帮助的企业分享。这样我也会有非常大的成就感!”

周奇凤   血本无归后二次创业

时间真是个奇妙的东西,沧海可以变成桑田。在20年前也只是个穷教书匠。今天,在经历了很多天翻地覆的经历后在不惑之年却选择了自己创业。其实,在他决定自己创业前,周奇凤还是有着一段辉煌的经历:

 

1985年,周奇凤从武汉水电学院水电工程建筑专业毕业后,回老家江西当了3年教师,教授电力企业管理。当时他教的是在职经理厂长班,都是一些当时在任的电力企业的领导人。

也就是在那期间,他开始对管理产生兴趣,还参加了全国经济管理干部统考。1988年,周奇凤考上天津大学的研究生,学习水电工程技术经济专业,主要研究项目管理与可行性研究,这为周奇凤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由于两个朋友在南开大学中加MBA班学习,周奇凤也第一次知道了MBA,不过当时一心想去国家部委或研究所的周奇凤并没动这方面的心思。

私活成就了期货专家

研究生毕业后,周奇凤去了北京,在当时的能源部信息研究所工作,主要工作是参与水电项目可行性研究与项目管理方面的对外交流,在世界银行接受过短期培训,后来又参与国家计划委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的编制,主要是研究社会贴现率。

1992年,周奇凤利用业余时间参与了一个中国工商银行资助、由中央财经大学组织的课题组,进行现代投资科学工具研究。研究的分课题有:股票、债券、期货、房地产金融、共同基金。周奇凤负责期货研究。

他从研究理工转向研究金融额定原因就是一个字:“穷!”那时周奇凤的家庭负担很重,父母都在农村,一年到头面朝黄土背朝天,就是见不到钱。一个弟弟在上大学,两个弟弟在高中,周奇凤每个月要承担他们的费用大约100元,还有父母也要孝敬。哥哥和他的收入几乎不能积攒起来,全部被这个大家庭消耗掉了。接了这个课题,周奇凤每个月会有150元的津贴:“这个研究是在外面找的私活。坦率地讲,当时根本就不懂。” 压根没想过通过股票、期货赚钱,只是想靠本事贴补家用的周奇凤就这样误打误撞的扎进了改变他一生命运的金融领域。后来,课题组的研究成果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周奇凤研究的那部分就是黄金期货和期权,作者是他一个人。课题完成后,周奇凤得了5000元的稿费。“可是天文数字呀!”周奇凤说当时的自己还是没有投资意识。1993年的春节,周奇凤拿着这笔钱回老家看望父母,着实风光了一把。

第一次下海赚了120万元

一书在手的周奇凤可以说在理论上已经小有所成,开始琢磨着如何能够学以致用。在他研究做完的三个月后,北京商品交易所成立。还是周奇凤的那个天津大学的研究生同学告诉他这个消息的时候,公开招聘已经只剩下两天了。

周奇凤赶紧去应聘。“在填表的时候说我写了一本关于期货的书。招聘的人很惊奇,也很高兴。当时交易所真正懂期货的人只有三、四个人,而我竟然有专著的期货书出版了。” 第二天见总裁的时候,几乎没有什么迟疑,周奇凤就被录用了。

从此周奇凤就开始了真正的金融生涯,当时主要是做一些期货品种的开发、合约设计。“北京商品交易所的所有品种开发都是由我主导的。”两个月,他就被提升为期货品种开发处处长,工资从800也涨到1200元。

1994年初,期货开始受到国内证券业的关注,一些国内的厂商也开始参与期货交易,市场日渐活跃。周奇凤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在交易所的便利条件指导一些朋友操作。 “看到他们赚钱,自己只能被请吃顿饭,心理是有些不平衡。”机缘巧合,一家期货公司的老总有意发展北京市场,便把周奇凤从交易所挖出来担任其公司在北京分公司的总经理。几经犹豫,周奇凤辞去北京期货交易所的稳定工作,正式下海。

周奇凤那时跟公司签订合同,承诺每年给公司交30万元的费用和利润。周奇凤回忆,当时,整个北京交易所的交易量都不如他所在公司在国内其他交易所(上海粮油、苏州线材和郑州绿豆)的一个公司的交易量大。

签这个承包协议的时候,周奇凤根本就没有把握。由于母亲生病治疗,他还背着一万元的债务。“我当时想,反正我也没有钱,签30万!要是成功了,我走运;要是不能完成,公司也不能扒我的皮,抽我的筋!”

正式辞职后的一周,周奇凤一直在起草管理制度,第二周招聘,因为当时周奇凤还是期货交易员培训的教员,很快就招聘了一批优秀的业务员。

周奇凤5月份跟公司签的协议,到10月份,竟然就把应该到第二年4月底完成的30万给完成了。在拼命忙碌中,周奇凤知道自己赚钱了,但是没有时间去数。“到1995年元旦的时候,一统计看,哇!120万呀!”周奇凤跟他当时的女友兴奋得一个晚上没有睡着,立刻就决定结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