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佳节时。每逢这个欢庆的节日,一定又是每一个家庭团聚最重要的时刻,即便
有千万条理由,此刻都会化做日历去排期。但是,很多家人在欢庆时,最挂念的就是不能归来的、身处异国那一颗颗游荡的心。有留学的,也有工作的。本期我们就展示几位留学生在异国的过节经历。
留学生的异国节日
是成倍地思念之情。
在奥克兰的第一个春节,我没有吃上饺子,也没能拨通家里的电话
刚回国不久的郝婧回想起自己在异国他乡过节的清静依然有些心酸:从中国的北京到新西兰最繁华的都市奥克兰,已经记不清自己是如何在飞机上度过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次长途飞行。奥克兰没有会让人汗流浃背的夏天,也不会让人在冬天感到寒风凛冽,虽然在去之前已经做好了一切心理准备,考虑到了自己将要面对的任何困难,包括,孤独,但是,根本没有考虑到更大的孤独在后面。
2002年的春节,那是记忆中在奥克兰过的最像中国节的一次春节了,新西兰政府当然不会为了在那里的所有华裔及留学生们设置一个春节假期,但事实上,除夕的那一整天,她和早以约好一起过节的一群中国朋友们,谁也没有去学校上课。大家分别在不同的学校,读不同的专业,却在同一天,因为同一个原因翘课了,“因为我们要用去一个白天的时间做准备,为我们除夕夜的PARTY做准备……我们十三、四个中国学生,选好在其中一个独租了整个HOUSE的朋友家举行这次聚会。整整一个白天的时间,我们分头行动,一部分人在家里“布置场景”,一部分人出门采购年夜饭制作需要的原材料,呵呵,好不热闹。在忙碌了一大白天,晚上女同学们手忙脚乱的烧好年夜饭后,我们的PARTY终于正式开始了!我们像是一家人似的围起那用2个桌子拼起来的大餐桌,边聊边吃起桌子上或许并不精美但却中国味十足的炒菜。我们把大厅中的电视调到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看着电视中的中国女主播亲切无比。虽然只有十几个人,但大家却带来了5个DV,准备把当晚的聚会录制下来……”郝婧回忆。
“其实那个除夕夜,我们没有任何一个人熬了整夜。饭后我们聊了聊天,玩了会游戏,就散了。所有的留学生中,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包饺子,一半的女生会擀饺子皮,但却没有一个人会弄饺子馅……在奥克兰的第一个春节,我没有吃上饺子。”更让郝婧感到郁闷的是,年夜本想给中国的家里打个电话拜年的,结果,由于大家给中国打电话都用长途电话卡,可能是当晚打电话的人太多吧,她拨电话时,连总线都在忙音中……最终,那一晚,她没能拨通家里的电话。
身处异国他乡,留学生们对“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话体会最深,佩服古人概括得那么贴切、到位,特别是一个“倍”字点出了游子思乡情切。最急切的是在除夕夜与家人说几句贴心话,可线路堵塞的情况下,很多人都打不通越洋电话,只能在心中默默地祝福。这群高中就出国读书的小留学生还没来得及在家学会做饺子的整个过程,在异国想吃饺子也变成了天大的奢望。
在加拿大,我们流着泪过节
去加拿大留学的小敏的第一个春节是在HOMESTAY和温州室友文文一起度过的。那个时候两个女孩分租一整个地下室。说是地下室,却是一半露出地面可以看见阳光的明媚房间。HOMESTAY的规矩自然是主人提供吃住,但是她们却在春节这一天分外想念中国的传统美食。于是跑到WAL–MART买了电动火锅,还在唐人街买了各种蔬菜肉食,一顿美美的火锅就是最好的春节礼物了。
春节晚会仍然在播放中,她们就坐在沙发上,在镜头前一起说着给爸爸妈妈祝福的话,当她们共同提到节日举家团聚的时候,眼睛都有些红润了。就暂停录像,尽情流泪。在这段最真实的录像里唯一不真实的就是她们都说不想家,一切都好。其实离家万里,都会遇到难处和不如意,有谁不想念着自己的亲人呢?
随后的春节,都是很多朋友在一起聚会,吃团圆饭,热闹非凡,却怎么也挥不去她们对第一个海外春节的回忆情节。只有小敏和文文两个人的春节,虽然略显冷清,却是最为温馨和意义非凡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