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宁:“体操王子”的创业路

(2005-11-23 22:51:55)
分类: 名家访谈

1988年李宁退役到2004年李宁(公司)上市,16年弹指一挥间。而李宁本人从昔日的“体操王子”,到今天资本市场大受追捧的“财富明星”,这种转变不可谓不大,而且这种转型的成功,在中国为数众多的世界冠军中,屈指可数的只有李宁一个。他是如何做到的?他经历了哪些苦与痛、快乐或忧伤?从一个优秀运动员向一个成功商人转化,心路旅程有多远?

从一头青丝到两鬓斑白

李宁:“体操王子”的创业路

/李洁

“我是一个有着14年企业经营史的企业家,请不要再把我看作一个明星偶像。”20046月,已经在聚光灯下消隐了16年、昔日的“体操王子”李宁又重新站到了台前,和他17年运动生涯中106次获得冠军奖牌时的情形如此相似。所不同的是,这一次不是领奖台,而是为了给经他一手创办的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在香港上市而举行的招股说明会。台上站的已不再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有着迷人笑容的清纯少年,而是一个身体结实而偏矮小,两鬓泛白、一脸沧桑的中年人,“我现在是一个商人”,他一再解释说。

退役后,李宁一度不知该何去何从

1988年的汉城失利,李宁一下子从鲜花与掌声中跌落到地上,社会舆论也由原来的赞扬变成了现在的责难。当时的社会远不如今天这般开放与宽容,全民族都对世界冠军寄予了重托,国人很难用宽容的心态来接受“王子”的失误。背负着沉重的压力,李宁一个人默默地体味着人情的冷暖,这时,忘年交健力宝集团创始人李经纬适时送上了理解与鼓励。

从汉城奥运会回国的那天,在首都机场,李宁躲开好热闹的媒体记者,一个人走过偏僻的通道,这时手捧鲜花前来迎接他的只有李经纬;19881216日,李宁在深圳体育馆举行了盛大的告别晚会,在晚会现场,李经纬代表健力宝送给他一付纯金的护手……

退役后,李宁一度不知该何去何从。广西体委邀请他担任广西体委副主任,海外某国聘请他为国家队教练,演艺界也在力邀李宁加盟……这时摆在李宁面前的路,和运动界的很多前辈一样,不是做教练就是担任政府官员。正当李宁无所适从的时候,李经纬再次适时出现了。“我觉得你是不是应该把目光放长远一点,想得深一点,跳出运动员退役后不是出国就是当官的模式,重新设计一条道路,并让它也成为一种模式!”

加盟健力宝集团

1989421日,广东健力宝集团有限公司举行隆重的聘任仪式,李经纬将一本“广东健力宝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特别助理”的大红聘书郑重地递到李宁手里。在几十位专程从各地赶来的记者面前,在闪耀的镁光灯下,李宁有一种难以抑制的激动:“我之所以投身健力宝事业,除了想为我国退役运动员闯出一条于国、于民、于己有利的新路子外,还想同最先开拓了中国体育实业的健力宝人一起,在更广阔的领域内,开发中国潜力无穷的体育实业。”

这些话听上去似乎有些大,但是对李宁来说,中国体育产业的潜力以及当时李经纬所描绘的远景确实深深地打动了他——李宁从7岁开始,在18年的体操生涯中,每次走上领奖台,当中国国歌奏响,五星红旗升起,身上穿的却是外国名牌运动服,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李经纬鼓励李宁加盟健力宝,推动健力宝的发展,继而创立一个中国人自己的运动服装品牌“李宁牌”。

也许,这样的事在今天看来算不了什么,但在当时,不仅需要眼光,更需要胆略。尤其对于有着106块金牌的体操王子,自己拿着档案去到广东三水这样一个并不知名的小镇,是需要几分勇气与胆识的。自此,李宁走上了一条崭新而艰苦的道路。

初到健力宝,李宁主要分管公关宣传、市场策划、筹办运动服装厂等工作。在一番调研之后,李宁认为,“健力宝”以前的广告形式比较陈旧,效果不好,与“健力宝”当时的实力和地位不太相符,应该使用电影胶片拍摄一条大气、有冲击力、富于体育动感的广告片,而且由他亲自出演。这个建议,连同在当时属于天文数字的60万元广告拍摄、制作成本,得到了李经纬的全力支持。广告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播出后,获得了巨大的社会反响,这一年,健力宝的销售量增加了3000万元。

 “李宁牌”服装问世

加盟健力宝之后不几个月,李经纬就鼓励他将服装厂的计划上马。但资金从哪里来呢?在李经纬的陪同下,李宁出外游说,寻找投资。因为“体操王子”的名人效应,很快他们就与外商签署了三份合作意向书。李宁本人也没想到事情进展得竟如此顺利。中新(加坡)合资的“健力宝运动服装公司”于是成立,屋顶上,一块巨大广告牌非常醒目:李宁牌。

光有牌子肯定远远不够,如何让大家了解并接受这个牌子呢?毕竟有过17年的运动员生涯,李宁马上想到了即将在北京举行的第十一届亚运会,想到了倍受瞩目的亚运会火炬接力。

但是,亚运会火炬接力处对买断亚运会火炬接力开出了300万美元的高价,李宁根本承受不了。这时,李宁的公关能力及名人效应再次发挥作用,他调动他在国家体委的老关系,并用一种爱国情绪感染了工作处的领导,“如果火炬接力的承办权落到外国公司的手里,那将是12亿中国人的耻辱。”经过一番谈判,最终,亚运会火炬接力传递活动,由健力宝主办,费用只要250万元人民币。

19908月,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李宁作为运动员代表,身穿雪白的李宁牌运动服,庄严地从藏族姑娘达娃央宗手里接过了亚运圣火火种。整个亚运圣火的传递过程,有2亿人直接参与,25亿中外观众从新闻媒体知道了健力宝和李宁牌。从这一刻开始,李宁牌真正横空出世了。

这不仅是一次公关策划的成功,更是李宁商业才华的一次完美“亮相”,是“李宁”发展史上的第一大手笔。该次赞助的成功极大地增长了新生的李宁公司的实力,刺激了李宁的进取心。

消除阻碍  重用人才

初入商海,李宁采取OEM贴牌方式生产“李宁牌”运动鞋,但因为缺少经验,第一批鞋做砸了!当时,李宁投入运动鞋的开发费用只有50万元,其中20万元用于“001”系列鞋的生产。得知鞋全部不合格的消息,李宁飞回北京,召集相关部门开会。首仗即折,心情沉痛的李宁毅然决定全部销毁这批产品。“让我们从头再来!”他握着拳头对部下说。那年,李宁不到28岁。从那时起,李宁就认识到专业人才的重要性。“绝不能让自己或自己人成为公司发展的阻碍”,李宁说。

李宁公司刚创办时,是李宁和几位退役的队友,还有李宁的家人如哥哥、嫂子、表弟等一起在操作,那时的李宁是个十足的家庭公司。到了1992年,李宁就开始有意识地聘请专业人才加盟。为李宁公司发展起过关键作用的第二任总经理陈义宏,就是被李宁从当时有名的运动服生产企业“十佳”公司请来的。陈义宏最早在1991年加入李宁,从生产总监开始做起,一步步升到总经理职位。“李宁是一个很会管理的人,他懂得知人善用。对于职业经理人,他很信任,也很授权。”曾参与李宁公司股改的股改专家刘纪鹏回忆说,“每一次去谈判,或者谈合作,李宁都会带上陈义宏,看得出他对陈义宏是很信任的。”自1998年去北大学习,李宁就淡出了公司的日常经营业务,而把业务全权交给了总经理陈义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